所在位置:首页 > 纪法广角 > 政策解读 > 正文

主动作为 合作共赢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由之路。今年7月,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确定了北京贯彻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的信心、恒心和决心。郭金龙书记在会上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王安顺市长指出,要把握好调整疏解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短期看,调整疏解与创新发展可能会相互影响,但长期看,二者完全是有机统一的,不矛盾。郭金龙书记和王安顺市长的讲话,对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方法,目标是建立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使京津冀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中不难看出,协同创新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资源富集、技术储备丰厚,理应在推动协同创新中发挥带头作用。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北京市科委就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主动作为,多次与河北省科技厅、天津市科委以及石家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区对接,在探索合作机制、开展联合攻关、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京津冀三地相继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意见”,吹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集结号,京津冀协同创新由此步入大有可为、大显身手的新阶段。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协同创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围绕以下两个着力点展开。

一是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主动布局,以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无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还是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的转移调整、升级换代是关键;而产业的转移调整、升级换代,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进步、辐射推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主动布局,发挥好引导作用。

从北京技术输出情况来看,北京技术转移在全国范围之间呈现“跳远式”特征,即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成果多。其主要原因是,与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地区产业生态相比,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创新生态环境与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之间的配套还比较薄弱。因此,北京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主动布局,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同时充分发挥“一核”的作用,以北京的优势产业和科技资源联合带动津冀地区创新发展,依托技术、资本、市场等纽带,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

比如,集成电路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北京在研发、设计等领域处于世界前沿,而相关的制造等产业环节以及配套服务等则分散在各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集中做好研发、设计,同时围绕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全球范围的引智招商,并在京津冀区域内统筹布局。这样既可以打造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品牌链条,也可以推动周边节点区域的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产业互动、协同发展,激发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潜力。

另外,围绕北京国有企业的疏解,可以在曹妃甸、石家庄等布局形成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域,从而达到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组合聚力,让三地企业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三地企业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过程中施展拳脚、发展壮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释放的巨大红利,为京津冀三地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三地企业可以优势互补,组合聚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3个重点领域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以通过抱团出海,承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项目。

在轨道交通方面,以北京CBTC项目为例,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CBTC系统项目是市科委长期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2009年,通过“首台套”政策,CBTC系统率先在北京地铁亦庄线应用。目前该系统已占有国内市场30%份额,累计中标全国15条城轨线路信号系统工程、金额44.88亿元,近期将进入哈萨克斯坦轻轨工程。

在节能环保方面,北京市科委发起成立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整合了70余家机构,涵盖京津冀钢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机构、高校院所及金融机构,搭建了产业共性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力促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的快速产出、转移、落地和产业化。目前,已经落地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示范工程6项,工程投资总额达到6.7亿元。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三地的地方政府和部门都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各地、各部门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创造性开展工作。前不久,北京市科委制订了《关于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2015—2017年)》,瞄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目标,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政策互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市场开放机制等三个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建设创新资源平台、创新攻关平台、创新成果平台等三类协同创新平台;三是实施高端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生态安全工程、服务民生工程等四项协同创新工程。

莫道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在认真学习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意见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主动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圈,继续充分挖掘现有成熟技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提供支撑,同时前瞻布局、高端引领,使北京真正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能够真正成为带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核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作者:闫傲霜 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