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津廉e语 > 清风时评 > 正文

真理薪火相传,恰因信仰如磐

●170年的光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足以湮没无数壮阔的历史活剧,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芒却历久弥新,始终在人类思想的星空熠熠生辉。在这个时刻,回望历史,重温经典,砥砺心志,积聚继续前行的热情与力量,是最好的纪念。

170年前,1848年的2月,《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单行本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当时,恐怕没有人把这件事与一个日渐衰落的东方古国联系起来,更不会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部小册子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发生了,并且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道路决定命运。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寻求民族复兴的苦难辉煌征程,各种救国思潮、救国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这本小册子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革命先驱者在漫漫长夜里摸索前行的道路,像点点星火,在神州苍茫大地上引燃燎原烈焰,逐步扭转了在崩溃边缘徘徊的旧中国颓势。今天,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告诉我们,这条道路是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用生命奠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筑成的。走上这条道路绝非偶然,是中国革命在胜利与挫折的反复比较和考验中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真理的力量不可阻挡。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写道:“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艰辛曲折,但从未止步,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赋予《共产党宣言》以新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

真理薪火相传,恰因信仰如磐。8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所说的这三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思想营养、坚强政治定力,已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的遗传基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不仅是全体党员干部修心正身干事的需要,更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进的政治责任。

170年的光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足以湮没无数壮阔的历史活剧,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芒却历久弥新,始终在人类思想的星空熠熠生辉。在这个时刻,回望历史,重温经典,砥砺心志,积聚继续前行的热情与力量,是最好的纪念。(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