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读史 > 历史清风 > 正文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家的某种情感;境,是客观因素,通过艺术家的劳动,用特有的纸张及笔墨颜料,创造出一幅给人以美感的画面。意境,就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这种对于意境的理解有个问题难以面对:几乎所有的画,都或有“意”、或有“境”,但并不是所有的画都有“意境”。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难题呢?

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意境”的问题,可以从我国重要的美学论述和国画创作中寻找答案。

最早提出“境”这一美学范畴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这里讲的“象”与“境”,是一种对举的概念,其涵义不同。不过,王昌龄并没有细致说明“象”与“境”的区别在哪儿。唐代诗人刘禹锡关于“境”,则有了进一步的简洁而明确的规定:即“境生于象外”。这就是说,“境”这一范畴,表达的不是一种具体、有限、孤立的象,而是一种有更深内涵的“象外之象”。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梳理了谢赫、王昌龄、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诗歌美学思想,概括出意境的美学本质。他说:意境的本质特征是有做到“虚实结合,从有限进入无限”,能表现“宇宙的本体与生命”。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意境”:若仅指出“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情感与景物的结合”,还只是对“意境”的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并没接触到“意境”的本质。对意境深刻而准确的认识应是:其外在形式,是一种“象外之象”,而其内涵,则蕴含着从宇宙到人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思。

这一认识,可从宋代画院考试的某些试题及佳作得以印证。

北宋时期非常重视书画艺术,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南宋政和年间,开始采取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画院人才,所试之题,多是古诗句。

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题。许多应考者多画空船靠岸,或添鹭鸶于船舷,或在帆篷上画几只乌鸦。而得第一名的画卷,是画一舟子卧于船尾,横持短笛。其意并不在舟中无人,而是表现此河上已有很长时间没人过渡了,舟子无事,吹笛消遣时光。此次考试评判结果说明:若仅绘出空船、鹭鸶、乌鸦这类孤立、具体、表面的物象来扣“无人”,还只是一种低能的构思,没能蕴含带有普遍意义的情思,因而严格地说不算有“意境”,故不能得高分。能得第一名的试卷,不是在表面的“无人”二字上做文章。而是肯定渡船上有人,但这个人是舟子。试题中“无人”二字,是指“无行人”,因无行人,舟子便以吹笛消遣。人们知道,“吹笛”这一画面,在古代诗歌与绘画中得到多次表现。如:“爱君吹玉笛”“夜船吹笛雨潇潇”“最爱月明吹笛”“钓鱼吹笛本闲身”,等等。这给“吹笛”融入了普遍而特殊的涵义,使之成为某种情绪的表达:有时是伴随闲适的轻松,有时是淡淡的喜悦或哀愁,故画面表现了具有宽泛、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一种从必然走向自由的渴望,从而画面也就有了丰富的意境。这种构思的画能独占鳌头是理所应当的。

又如另一试题:“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这两句诗内容较丰富,不易表现,是个难题。众多应试者不知所措,或难于下笔,或乱画一气。而优胜者则画汉代苏武牧羊故事:苏武卧于草地之上,身盖毡被,头枕大汉使节,身边数只绵羊围绕,一双蝴蝶在其头上飞舞。背景是明月高悬、疏影横斜。枝头栖息着一只杜鹃鸟,微闭双眼。此画的长处是将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嵌入画面,丰富了该画的历史人文气息。又,苏武做梦,蝴蝶翩飞,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蝴蝶梦”:不知是苏武梦蝶,还是蝶梦苏武。从而,画中的苏武与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形象发生“叠映”,从而极大地扩充了画面的哲学思绪,它也表达了宇宙和生命的一种普遍而抽象的意义,从而具有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不是简单的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心与物的统一。一首诗、一幅画,或别的某种艺术作品,衡量其有无“意境”,主要看它能否做到“境生于象外”,具有“象外之象”。其内涵是从个别达到普遍、从有限趋向无限。意之所指,乃无穷的宇宙与人生。(作者:刘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