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正文

愿幸福蓝天常常在

“休言冬后萧条景,温暖春风送绿来。”3月7日清晨,春风和煦、暖意融融。记者随手打开手机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指数31,优。”

近年来,蓝天保卫战已成为每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道“必答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提及“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其中既有去年的“答卷”,也有今年的“题目”。

2019年中央财政政策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0亿元,增长25%;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安排300亿元,增长45.3%;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安排50亿元,增长42.9%……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党和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的“求生态”。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委员和各地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总书记抓住了我们内蒙古发展的‘牛鼻子’,回去之后一定要把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落实到位”“污染防治要有立体思维和统筹考量,综合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有很多难点,答好污染防治的‘考卷’,不能有短期见效的想法”……

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9.3%。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的效果已然显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人民群众正在切身感受着蓝天保卫战的成果。

向往天蓝、地绿、水净,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蓝天保卫战,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也要做参与者、贡献者,全民共治方为取胜之道。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向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满天都是小星星”,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在脑海中勾勒出美丽的画面……愿幸福蓝天常常在。(记者 李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