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正文

抗击疫情的“逆行”队伍中,有我!

2020年3月26日早上8:30,迎着明媚的朝阳,我从友谊宾馆走出。就在刚刚过去的7:00,最后一批乘客的安全送达,为我这个夜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夜的往返奔波虽让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依旧亢奋……

我叫袁斌,是和平区纪委监委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报名参加了区隔离点服务保障工作,在焦急地等待过程中,3月16日终于接到参与入境返津人员接驳工作的紧急任务。面对真正的“红区”,没有时间等待和犹豫,我毅然决然冲上了“前线”。到3月26日,10天的时间里,白班夜班交替工作了近100个小时,所属班组共接送入境返津人员30余批80多人。休息不规律、睡眠不足导致双眼布满血丝,搬运行李致使双臂酸疼胀痛,以及长时间佩戴口罩耳后磨出伤口,这些困难都从一座座“大山”变成了一个个“小插曲”,唯一始终不变的是支撑我的信念: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不低头!

只要是认准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

“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冲向一线,一直以来是我内心深处的一颗‘火种’,虽然没有精湛的医技救死扶伤,但任何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工作都是那根‘火柴’,一旦点燃,我将燃烧到底。”这是我接受任务时向组织做的庄重表态。

3月16日下午召集培训,晚8:00正式上岗,有点仓促的过程,确实让我在上岗第一天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马上就会再到达一批乘客,你们送完车上的四个人,马上返回高速路网集散中心。”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想到接送乘客的工作量这么巨大,一夜之间我们已经往返跑了三个来回。第一次出发时由于时间太紧迫,我在路上穿戴防护装备,高速的车速、繁琐的穿戴程序、闷热的防护服,渐渐地开始觉得头晕恶心。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飞一样的赶到接驳点时,却接到下一班次车辆晚点的报告。那一夜,我在防护服中度过了人生最漫长的1小时。N95口罩导致呼吸不舒畅、紧闭的护目镜致使眼压升高,后来我也分不清是耳边还是脑子里响彻着心跳频率一样的轰鸣声。就这样,我咬牙坚持着,一直到将乘客安全送达后,跑到角落里吐了起来。司机师傅安慰地询问我:“我早就发现你不对劲,为什么一直向我摆手?”我深呼一口气说道:“咱们共产党员都是铁打的,怎么能让人民群众看到脆弱的一面,我们坚强,群众心里才踏实,我能坚持,也必须坚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密闭防护服内5小时不喝一口水、不上一趟厕所,汗水浸透衣服,连续“作战”8小时顾不上吃饭等等,已经成为我工作的常态,回过头再想起第一天的情形,也变成了“小儿科”。

有人称赞我们是最美“逆行者”,而我却觉得:“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出列理所应当,组织培养我,当党、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冲上一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需要掌声、不需要表扬,这仅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份内之责。”

舍小家为大家,心无旁骛向前冲

自报名参加隔离点工作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安顿好家里。由于母亲春节前刚刚做完手术尚在恢复期,妻子带高三毕业班,两个孩子因停课待在家中,我非常想尽量多承担一些家务,让他们得到充足休息。当我参加入境返津人员接驳工作后,为了安全还是不得已地将父母安排住进自己家中照顾孩子,我住到了父母家里开始漫长的自我隔离。

这些天里,每个夜班后的清晨亦或白班后的晚间,我总是要到自家楼下走一走,隔窗望一望家里的景象,以抵消心头对家人的思念。3月26日,是女儿6岁生日,我也只能隔着手机屏幕对女儿说一句“生日快乐!”相信她长大后的一天会理解她父亲。

工作闲暇间隙,“战友们”互相袒露心扉时,我藏在内心的愧疚之情终于得以表达:对于母亲,没有让她在病后得到充分休养就把她推到了家庭的“前线”;对于妻子,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孩子,而我却帮不上任何忙。但她们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一句,给我的只有支持与鼓励。妻子曾对我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全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加油!”这句话我一直刻在脑海、记在心中,它赐予了我奋斗向前的不竭动力。

热情细致周到服务,让回国同胞感受“家”的温暖

疫情期间入境人员既有出国留学生,也有公派进修人士;既有外资企业工作人员,还有在津投资考察人员,他们都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特殊时期,细致、热情、周到的服务是及时有效缓解他们精神压力的“良药秘方”,需要我做的就是要像对待亲人一样,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每次接到他们并核对完名单后,我都要大声说一句“欢迎回家!”从主动帮助搬运行李,再到车上通过聊天掌握每个人身体状况及思想动态,我尽所能地用亲人般的关怀对待每个归国同胞,拉近距离,消除心理恐惧,为他们安心集中隔离观察做好前期铺垫。

3月24日,一名21岁女留学生所乘航班的乘客有发热症状,座位靠近的她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需要市疾控中心统一接走进行医学检查,无法跟随我回到区内隔离点。这个女孩子当时就出现了恐慌情绪,把我这个素未谋面的人当成了唯一的“依靠”,她在电话里不停地向我表达要回家或酒店隔离的诉求,我知道她肯定害怕极了。“别害怕。你要相信我们伟大祖国。如果你不是相信祖国就不会回来,对不对?既然回来了,就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国家,听从医护人员统一安排。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和你的家人负责。一切都会顺利的。”经过入情入理的劝解,她终于卸下心理包袱:“谢谢您宽慰我,我会配合做相应检测,如果没事,下次您再来接我回去。”

就像这样,每天我都在给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当起临时“心理疏导师”。虽然做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难的,但只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用真心换真情表真意,总能得到支持和认可。

不久前,我已结束入境人员返津接驳任务,来到区第四集中医学隔离点参加服务保障工作,我会在新岗位上继续书写自己的抗击疫情新“故事”。(袁斌 和平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