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正文

一线视点丨西青区:做深做实基层监督 “一长多员”同向发力

精武镇付村建成多媒体公共平台,将党务、村务、财务情况适时向村民公开。

杨柳青镇后桑园村监督员对疫情期间爱心口罩等物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大寺镇北口村监督员对照合同核对村委会账户入账情况。

精武镇付村党总支书记李成达向记者介绍村里新建的档案馆,所有村民的信息和村史资料都有据可查。

本市西青区精武镇付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监督员李春萍进户串门时听到有村民反映:村里规定,两万元以下的物品采买可以不通过“六步决策”,也不公开招标,我们还是担心这里面会不会有猫腻?你们能不能给个说法?李春萍把村民的意见说给村委会委员、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刘健强,刘健强感到村民的疑问值得重视,随即由联络站将村集体所有的采买工作纳入监督程序。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价格对比,然后查阅物品的发放明细表,核对物品的数目,追踪物品到底由谁使用,都用到了哪里,最后将这些信息在村内的公开平台上公布,让村民们随手查询,从而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

相似的一件事,也发生在付村。今年春天疫情防控初期,村民们积极捐款捐物,有村民问:捐赠的钱物是不是都用在了疫情防控上?村委会能不能公开台账?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马上派出监督员,全程跟进疫情防控捐赠钱物的监督,并将详细的台账在村里的公共平台上向大家公示……

付村的实例,只是西青区压实基层监督的一个缩影。自党的十九大以来,西青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天津市纪委监委的部署,在255个村居挂牌设立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组建了2000余人的联络站站长、监督员队伍,“一长多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配合,着力提升基层监督质量,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时时感受到监督的效能,事事能找到“主心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1 盯“一肩挑”,抓住“关键少数”

西青区是天津市经济较发达的涉农区,年收入超千万元的村子就有几十个,可谓“富甲一方”。村集体富得流油,更要严防陷入“高楼盖起来,村官倒下去”的怪圈,破局还得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这个根本做起。

2018年,西青区105个村级委员会换届,所有村级两委一把手实现“一肩挑”,村官的权力更大了,对他们的监督就要更严。西青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西青区依托“街镇纪(工)委监察组+村居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联络站站长+监督员”的四级监督网络,把村居党组织“一肩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工程项目等作为监督重点,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使监督向基层聚焦发力。

强监督要靠好制度。西青区首先完善各项制度,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纪检监察工作的9个文件,涉及村级党务、行政、经济、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在对“一肩挑”这一“关键少数”的监督上,聚焦主体责任、行政权力、廉洁自律,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常态监督机制,每年至少对“一肩挑”开展一次廉政谈话。区委巡察时,采取巡镇带村、巡街带居的方式,对村居党组织开展监督督察。“一肩挑”每年要向街镇组织部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向区纪委全会和街镇纪(工)委述责述廉。街镇党(工)委每半年对村居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做一次“深度体检”,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对责任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记者看到,在《西青区农村基层干部违反廉洁履职若干规定问责办法》中开列的问责细目,涉及5个方面54种情形。

2012年即担任付村党总支书记的李成达说,监督的实与不实,效果是不一样的,监督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爱护。长期以来,村官们的自主权力太大,习惯了“天马行空”,有的人经不住诱惑,跑偏了。现在,纪委监委常敲警钟,感觉就踏实多了。

2 盯“风险点”,回应“群众关切”

西青区从近年来查处的多名村官违纪违法案件中总结出一条教训:要保证村级财政自主,但绝不等于村官可以“自己做主”,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必须得到严格落实,把“钱袋子”扎紧,才能把风险点化解。

街镇纪(工)委、村居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紧盯集体“三资”廉政风险点,全程监督落实账目、合同审计全覆盖,10个街镇全部实现“三资”委托监管。全区组建专业会计团队,实行“村账镇管”。辛口镇党委书记任秀元说,有的村干部对这项措施不理解,但是推行至今的效果,让他们信服了。2019年,辛口镇驳回各村财务票据50余件,帮助村里堵住了很多财务漏洞;精武镇严格把关各村的财务收支手续,组建专业的法律团队,强化合同监管;杨柳青镇去年累计管理村经济合同319份,有效实现了村经济活动“在线动态”监管。在审计上,纪委监委严格监督落实街镇村三级任期内审计全覆盖,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进村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在集体经济壮大后,对自己利益的关注往往也体现在对集体财富动态的关切上。付村党总支书记李成达说,在付村,村里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要公开公示的。村里建设了“掌心付村”新媒体平台,并与闭路电视系统链接,村民们点开手机、打开电视,随时查看,一目了然。公开透明,也让他这个书记当得轻松了许多,“不用再为这些事费口舌解释了”。

3 盯“监督者”,促进“同向发力”

基层监督实不实、细不细,关键在落实监督的人。村民往往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但一些村居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村务监督的权威不能充分显现。加强纪检监察延伸监督是必然的要求。但两个监督机制如何有效融合、形成合力呢?在推进基层监督全覆盖的过程中,西青区对这个课题做了深入探索。

区委、区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基层纪检监察组织“1+1>2”的叠加作用,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上,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纪检监察“一长多员”的交叉融合。继10个街镇设立监察组之后,又在255个村居挂牌设立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每个联络站配一名站长、多名监督员。在105个行政村,联络站站长由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纪检委员担任;监督员则由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聘任。这些监督员都是志愿承担这份工作的党员、退休人员、热心群众,他们就工作生活在集体企业、工业园区、商业区、居民区,是从群众中来的深接地气的“瞭望哨”“侦察兵”。

队伍构成的广泛性,是西青区基层监督的一个特色。这些从群众中来的监督员说话管不管用呢?前述付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刘健强说,当然管用啊,因为有纪委监委给咱作劲。

刘健强介绍,西青区纪委监委明确了《村居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重点内容清单》,涉及10个方面70项具体内容,并制发了《联络站监督工作流程图》,为联络站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付村党总支书记李成达很认真地说,我们村两委对“一长多员”的工作是绝对支持的,充分尊重他们的监督权力。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惠农政策措施落实、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进行监督的基础上,请“一长多员”进行再监督、再检查。他们可以参加或列席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大会,查阅会议记录、财务账目,村里的所有事,都在他们的监督范围内。

队伍全覆盖,保证了监督全覆盖。西青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区纪委监委将“一站一长多员”的监督职责、权限以文件形式规定,并下发全区执行。

今年以来,“一长多员”参加列席会议2181次、查阅财务账目2859份,提出建议492条,反馈解决问题42个,确保了村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同向发力。(杨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