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舍得下笨功夫

“我做科研,下的是笨功夫。”“未来,我们还要研究新一代姿态控制技术,接着做‘笨’事,挺好。”近日,媒体报道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津济潜心科研的事迹。孙津济主要从事控制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姿态的研究。为了提高我国卫星姿态的稳定性,在参与磁悬浮飞轮技术研究过程中,他刻苦钻研,舍得下“笨功夫”,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磁悬浮轴承中永磁、电磁的精确配比问题,并提出满足航天需求的多种新型磁悬浮轴承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笨功夫”看似笨拙,却蕴含着干事成事的朴素哲理。其实,肯下“笨功夫”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一旦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钱钟书先生博闻强记,在他的著作《管锥编》中,引述了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这背后离不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读书和点滴积累,《管锥编》就是他舍得下“笨功夫”的成果。读书做学问肯下困勉之功,以梦想为帆,以勤奋作桨,凝神聚力,就会学有所成;做事用心专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便能有所作为。

舍得下“笨功夫”,就是要专心致志,久久为功。“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91岁高龄仍然坚守科研一线。前段时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党员干部要想干成事,干出“名堂”,也需要下一番“笨功夫”。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干下去、钻下去,就能成就非凡事业。反之,如果心浮气躁,一曝十寒,就干不好事,更干不成事。

舍得下“笨功夫”,就是要把勤奋当习惯,废寝忘食地努力。“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面对百坭村这样一个深度贫困村,黄文秀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贫困户分布图”,一一标注每户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带领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杉木、八角等特色种植产业……在百坭村,她汗水和着泥水辛勤耕耘,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群众实现稳步增收,全体贫困户顺利脱贫。有句话说得好,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只要在岗位上勤奋苦干、永不懈怠,舍得下“笨功夫”,就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精。

从“北斗”全球组网,到“九章”横空出世、“嫦娥五号”探月取壤、“奋斗者”号勇闯万米海底……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问世,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舍得下“笨功夫”,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用辛勤汗水“浇”出来的。未来解决我国面临的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依然需要下足“笨功夫”。只有沉得下心、勤奋专注,甘于把“冷板凳”坐热,把基础理论研究做扎实,才能创造更多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张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