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的必经程序和重要环节,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标准。湖北省远安县纪委监委坚守“政治之审”根本定位,以审理之为严守案件质量生命线,助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严格审核把关,履好“审理之责”。一是强化业务指导。围绕一线办案需求,定期梳理汇总纪法条规、权威解读、案例汇编、取证指引等学习资料,分政治理论、业务指导、实务研讨、法规制度、答疑解惑等5个板块,编发《业务工作指南》,作为办案“活教材”,为做细做实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提供指引。二是做实案件质量评查。优化案件审理工作流程,制定案件质量负面清单,坚持“一案一评”,及时发现和纠正案件查办工作中的问题瑕疵,提出堵漏洞、改错误、优质量意见,推动办案部门“从第一次就做好”。三是加强规范提示。聚焦办案程序、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关键环节,针对日常评查发现的问题,制发提示卡,督促办案人员随身携带,及时对照,为案件查办提供务实有效的规范指导,确保事实证据确凿、性质认定精准、程序手续完备。
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审理之智”。一是强化沟通衔接。案件审理部门坚持主动“向前迈一步”,积极与案件承办部门沟通,适时提供业务指导。针对疑难复杂、存在分歧的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重大案件会商机制。二是做实乡案县审。将乡镇纪委查办案件与县纪委监委自办案件统一评查标准、统一审理流程,案件审核、审理谈话、集体审议、档案统管“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采取“全面评查+专项评查、重点评查+随机抽查、定期自查+交叉评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乡案县审全覆盖。三是配强骨干队伍。坚持高标准配强审理干部,建好用好审理骨干人才库,建立新进人员到审理部门跟班轮训制度,常态化开展授课培训、技能比武、案例解说,促进案件质量和审理能力“双提升”。
主动服务大局,彰显“审理之为”。一是站稳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案件审理工作始终,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惩“蝇贪蚁腐”,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二是查改治贯通。充分发挥案件审理部门掌握大量案件资源和警示教育素材优势,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通过组织旁听庭审、宣布处分决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形成办案、治理、教育闭环,推动以审理促整改、以审理促治理,提升反腐败治理效能。三是树立鲜明导向。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正确运用政策策略,贯通纪法情理,把握从宽从严处理情形,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稳妥实施容错纠错、风险决策事前报备等,促进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好局面。(陈文明 作者系湖北省远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