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纪法广角 > 津外风采 > 正文

安徽:监督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为群众就医减负

减少一项重复检查,节约400多元,省去至少一天的重新挂号和排队检查时间……这是今年70岁的汪先生看病就医享受到的便利。汪先生患有重大疾病,由于病情加重,其日前从安徽省霍邱县来到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当日坐诊医生张银顺通过医生工作站影像云平台的弹窗提醒发现,汪先生一周前曾在霍邱县一家三级医院做过腰椎MR平扫。根据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张银顺很快开具住院证,建议患者尽快住院治疗。“患者不需要再重复检查,我们也提高了诊治效率。”张银顺告诉记者。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能否互认,关系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8月以来,安徽省纪委监委将推动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作为监督检查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压实主体责任,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医疗机构落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互认工作提速扩面增项进程,切实为群众就医减负。

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去年之前安徽已建设完成全省统一的“智联网医院系统”检查检验监管平台,实现全省范围内医学影像检查数据信息互通和跨区域共享调阅,医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影像云平台调阅患者省内其他医院全量影像结果,患者可以通过居民端查询本人全部影像结果。

“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让群众就医更便捷,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随身携带胶片、检验报告等诸多材料,也为结果互认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马玉龙表示。但由于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项目编码不同,且信息系统精准作出影像检查自动发现、重复检查自动提醒等方面还有不足,省级层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一度进展缓慢。

安徽省纪委监委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督导调研、“室组”联动监督等方式,督促省卫生健康委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省纪委监委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与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专题会商,就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压实主体责任。随后,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现场会,加速推进全省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完善结果互认等运行机制。

“我们组建了监督工作专班,与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规划信息处及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等保持经常性沟通交流,提出工作建议,推动落实举措。”省纪委监委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孙云介绍,该纪检监察组实地调研互联互通互认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在医学影像检查数据信息互通和跨区域共享调阅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医学检验互联互通互认进程。

为稳妥有序推进互认工作,安徽省印发《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互认工作提速扩面增项目标,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和监测反馈机制。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质控标准,指导全省医疗机构完成2713项影像检查项目编码规范对照,实现全省影像检查项目编码统一,并组织对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定期评估,确保质量。截至目前,安徽省省级互认医院已扩展到70家,包括省内所有三甲医院、2家省属三级专科和4家市级三级综合医院;省级互认项目增加到382项。

1月17日,该省召开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将“各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列为今年安徽卫生健康系统十大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之一,推进市级层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安徽省纪委监委通过印发工作提示、推动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联动监督等方式,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卫生健康委主管监管责任,推动互认工作提质增效、加快落实,为群众就医创造更便利的条件。(陈多润 通讯员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