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展示敦煌元素与中西结合的创新表现力的“远古回响——穿越敦煌暨艺术创新展”在加拿大多伦多揭幕,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厚重与丰富多彩。图为舞蹈演员以舞姿再现敦煌飞天形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讲好中国经验、中国故事,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与叙事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既是深刻的思想理念又是务实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的战略谋划。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飞岸新著《话语:重塑中国认知》读书分享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房宁、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院)长廉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等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话题,与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认识和体会。
话语背后是认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正当其时、适逢其势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一项必要工作就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话语背后是认知体系。宋朝龙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把握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必要性:“第一,通过话语权的建构来把中国故事传播出去,把成功经验、故事中的道理传播出去。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背后深层次的价值观同西方有所区别,价值观的传播需要一套系统的话语体系。最后,话语权对凝聚人民共识、增强‘四个自信’是重要的力量和途径。”由此,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是顺应时势的科学战略谋划。
长期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而非“自塑”,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杨光斌谈道,西方话语体系从一种主体看待客体的视角,多次预言中国将“衰败”“崩溃”,但中国不但没有衰败崩溃,反而依靠中国之治走到今天,因此更有必要提出本土化概念。
话语权影响着主动权,要提振人民自信底气,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扭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立足中国实践前沿,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注入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指出:“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在把握话语体系一般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话语体系的独有“个性”,通过不断增强和彰显中国特色,才能使话语体系保有源源不竭的活力。
话语有没有生命力,首先取决于实践。房宁认为,话语应当如实地、如其所是地反映实践,同时又和人们过去的经验、思想进行联通,还原事实,重建现象,形成真实的对中国实践的描述。“简单来说,实事求是,这大概就是中国话语的实质。我们不光要埋头苦干,还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工作。”
在此基础上,一个话语体系要创新发展,就要解答好“谁在说话”“为谁说话”等基本问题。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一旦脱离了人民,中国话语就偏离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谈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宋朝龙表示,人本主义不仅是制度性的、框架性的、逻辑性的,更要求感知人,捕捉和融合人民的感受。要想引起人民共鸣,就要讲好中国故事。
讲故事不仅是“陈情”,也是“说理”,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讲好中国故事必然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科学理论的解释力转化为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廉思认为,这个转化涉及几个环节,由下及上分别是利益、政策、制度、理论,政策主导着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政策的保障是制度,而制度的顶层则是理论。“话语体系的落地、大众化,事实上是一个‘拆包’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具象化、不断地向人民阐释。从听到、听进,到践行、认同,其间环节缺一不可。”
植根中华文明深厚基础,打造中国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守正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融通中外、连缀古今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性。早在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在张飞岸看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新概念新表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以来,中国学术界和实业界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呼应,这样的积极反应也传递到了国际社会。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将国家治理置于政治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广泛、科学、有效的政治现代化衡量指标,是打造‘新概念’‘新表述’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张飞岸分析。
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对当下实践的总结和解读,但不是凭空而起的无本之木,而是对已有话语体系的现代化阐释。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追根溯源,‘治理’一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正善治’的说法,所以中国有几千年的关于国家治理的传统。在新时代,我们赋予它新的含义,这既是传承,也是创新。”鄢一龙谈道。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守好源头、注入活水。
与此同时,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打造要顺应“融通中外”的时代要求,在秉持“不忘本来”的同时注重“吸收外来”,坚决不走僵化封闭的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当中,我们既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经过检验的、合理的内容,也吸收融合了部分西方文明的理念。我们不光以历史的逻辑,也通过国际比较的逻辑来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宋朝龙分析。
着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家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最后一条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一个世界性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甚至不能没有引领时代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权,否则在世界政治中必然处于守势。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话语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非常关键。例如,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我们的硬实力毋庸置疑,中国制造、中国商品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软实力仍显不足。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一方面制造建造能力要走出去,另一方面要给世界提供中国思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鄢一龙分析。
鄢一龙认为,在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核心技术”,即原创的学术话语,能否构建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传播生态系统,能否形成一套同中国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实现这两个目标,是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增强国际话语权建设要求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探索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张飞岸表示,在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展现一种对话的姿态,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还将不断接受检验,当下正是进行时。”(记者 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