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机关单位实地核对派车清单,检查公车日常使用登记、定点停放等情况。 焦云莉 摄
9月25日,在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人民政府食堂,下乡走访的干部正通过扫码支付“公务餐”费用。 王晖 摄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人民日报》2025年8月30日)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
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
“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出的重要要求。今年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持续释放严的信号,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每一笔公务开支都严格规范、明明白白
“用车时间:9月28日。出发地:市民中心……”9月23日上午,江苏省无锡市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收到了一份用车申请,平台随即按照申请内容进行派车。公车从出库开始,平台便自动记录行驶轨迹与停留点位。车辆使用审批情况、运行状态、油量消耗等在平台上都能查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平台将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公务用车支出是“三公”经费中的重要一项,也是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针对公务用车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维保费用高等问题,无锡市纪委监委推动健全完善公车管理使用制度,优化市级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车辆使用登记、定点维修等管理措施线上留痕、溯源可查。同时,无锡市纪委监委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新上线“公务加油卡管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公车平台数据库功能得到再完善。
谈及公车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变化,在无锡市开了十多年公车的孙师傅颇有感触,“以前,公车开支是本糊涂账。现在,每一次出车、每一笔开销都要进平台,能不能用公车、怎么用公车都有严格规范,明明白白。”
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严查“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等问题,让财政资源真正用在干实事上。
在浙江省永康市的乡镇机关食堂,公务接待不上烟酒,不搞排场,15元餐标,扫码用餐。这项“公务餐”改革,让当地党员干部纷纷竖起大拇指:“以往上级来调研,用餐是个大问题,既担心接待不好,又担心上级认为我们搞浪费,有了公务餐就简单多了!”“下乡吃饭方便又安心,既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也体会到了纪律的严格。”
今年以来,永康市纪委监委会同该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推进“公务餐”改革,对全市各单位、镇(街)食堂开展摸排,首批设定“公务餐”就餐点30个。在不改变各单位就餐保障现状和支付系统的前提下,统一设计“公务用餐码+收款码”组合立牌,开通第三方支付方式。并在浙江省政务APP“浙政钉”上内嵌“公务餐”模块,解决餐费跨区域结算问题,实现了市域内“一码通用、一码支付”。
“三公”经费管理使用的日益规范,不仅减少了财政资源的浪费,也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改革,现在我们镇每名干部每周可节省4小时接待时间,可多走访2个村(社区)、4户人家。”
干部作风更实了、办事效率更高了
“社区居民提出诉求,社区干部总能第一时间上门,有些问题甚至当场解决,效率比过去高了!”最近,在荆州市荆州区西城街道郢都路社区的“廉情议事室”内,廉情信息员范祖林在评议社区干部近期工作表现时,给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话语里满是对干部作风转变的认可。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踢皮球、打太极”……这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群众极其反感。为纠治这类作风顽疾,荆州区纪委监委统筹整合监督力量,延伸监督触角,以一线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全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监督检查。在强化监督执纪的同时,注重“教育为先、预防为主”,通过梳理本地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以案促改,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思想源头上强化认识。
“现在到市民服务大厅办事,材料齐了当场就能办,也不用琢磨托人情、送东西那套了!”这是河南省商水县一名企业主的真切感受。今年以来,商水县纪委监委针对漠视群众合理诉求、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不正之风,重拳出击。自今年3月以来全县共处置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42件,处理处分49人;修订7项作风建设制度,立案查处5人。同时加大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河南省郑州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利用郑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等科技手段,深挖严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不久前,郑州市城区某路口信号灯发生故障,在郑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上,群众对该事件的反映流转数次,相关部门却迟迟未进行处理。随后,平台上搭载的纪检监察模块自动识别到该事件为超期事件并推送到同级纪检监察机关,郑州市纪委监委查实情况后,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从“浮于表面”到“务实高效”,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从严的态势之下,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作风不断向好转变。许多基层干部表示:“现在制度紧了、风气正了,大家都踏踏实实做事了,工作效率也高了。”
清清爽爽过节的氛围逐渐形成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近日,各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陆续公开通报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通过反面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节前提醒,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越是到节点,越要绷紧纪律弦。今年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紧盯节点纠“四风”,加强谈话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持续释放严的信号。一方面对“四风”老问题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对一些隐形变异的新情况时刻防范,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违规收送节礼是“四风”顽疾的突出表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纪委监委联合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组建监督检查组,聚焦关键少数、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在辖区内的土特产店、烟酒店等进行走访调查、摸排问题线索,深挖细查违规收送节礼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严禁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隔空’收送礼金……”为让党员干部清晰掌握节日期间“可为”与“不可为”的界线,云南省陆良县纪委监委精准梳理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明确提出“八个严禁”纪律要求,既涵盖收送月饼礼盒等“四风”老问题,又针对电子红包收礼等隐形变异新动向。此外,陆良县纪委监委还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线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节假日期间公款旅游、公款吃喝、违规饮酒也是典型的“四风”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省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把监督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与纠治“四风”相结合,制发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清单。针对节点易发多发的“四风”问题,都江堰市纪检监察机关印发重要节点作风纪律教育“五个提醒”工作指引,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反复强调纪律要求。对于少数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干部加大查处力度。
经过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严守,清清爽爽过节的氛围逐渐形成。都江堰市蒲阳街道水坝崖土菜馆老板任波表示,过去,由于紧邻都江堰景区,这条街上有不少经营中高端“私房菜”的餐馆。如今,高端餐馆纷纷转型,“私房菜”变成了经营特色家常菜的“土菜馆”,签单挂账的没了,经营环境也更加公平有序了。(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