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清风 > 历史文化 > 正文

历史文化源流丨万物有所生 而独知守其根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语出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不同规律和具体特性,百事都有其出现、存在的各种具体根据,却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根本、本源。

根是树木生长、茂盛的来源,《淮南子》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树木之根,有坚固不动之意,也有不断生长之意,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本源、根基。对于根,中华民族有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重视。《道德经》中有“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说苑》中有“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宋代陆九渊说“今终日营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采摘汲引之劳,而盈涸荣枯无常”,这些都是在讲,万物纷杂繁多,无论如何变化,都要返归其根源、依照其根本、守住其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诗人余光中曾有一句话,说得动人又缠绵:“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哪里仅仅是汉魂唐魄啊,还有那5000多年沉甸甸的历史,那沉积在遗址、文物、文字之中,从远古一直绵延至今的文明,都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我们扎根其中,汲取营养,不断向上生长,同时也用生命守护着文化的传承。

《史记·儒林列传》中,司马迁曾专门为一个叫作伏生的文人作了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伏生因自幼攻读《尚书》,通晓儒学精髓,被立为博士。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挟书律”,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寥寥数语,是伏生在那个动荡年代做出的选择。为躲避灾祸保存《尚书》,他冒诛杀之罪,将《尚书》埋入墙壁的夹层。秦末兵起,伏生流亡异乡。

秦亡汉立,汉惠帝四年,“挟书律”废除。正当伏生沉浸在《尚书》终可重见天日的喜悦中,却发现壁藏之书损坏严重。《尚书》本来有篇目百篇,因年久侵蚀,仅剩下依稀可辨的28篇。于是伏生依其早年诵记的内容,参照保存下来的书简,口传于世,聚徒授经。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前来拜师。

十几年过去,汉文帝刘恒下令寻求民间熟知《尚书》者到朝中授学,伏生是最理想的人选。然而,那时的伏生已经九十多岁,无法远行。汉文帝便派太常掌故晁错赴伏生老家当面请教。

数月后,晁错根据伏生所讲,将《尚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下来。这部“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伏生以命护之,终传于天下。后人颂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印记,每一片背后都有守护者、传承者,都有催人泪下的故事。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就源于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根脉。

1943年3月,一支驼队迎着飞沙、寒风,艰难地在戈壁大漠中前行。他们为守护敦煌而来,带队的是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的首任所长常书鸿。

当真实地站在敦煌莫高窟前时,他们百感交集。曾经的辉煌已不见,如今的莫高窟已是千疮百孔,许多洞窟空无一物。对敦煌壁画、彩塑的考察、保护、临摹、研究等工作,需要从零开始。常书鸿等人与民工一道,自制“拉沙排”,建成千米长的沙土墙阻挡风沙。从事修复临摹工作时,没有纸,就用窗户皮纸裱褙;没有笔,就将秃笔修理后再用;没有颜料,就用红泥、黄泥等材料自制。临摹窟顶时,头和身子几乎呈九十度的直角,仰头看一眼,低头画一笔,时间长了,就头昏脑涨,甚至恶心呕吐。

面对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的孤独与困苦,常书鸿守护敦煌的信念从未改变。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里,它(莫高窟)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保护,需要终生为它效力的人啊!”

几十年来,常书鸿与同事们组织修复敦煌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论著,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使远在西北边地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使“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改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敦煌研究院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古代艺术研究机构。

守护民族文化之根脉,饱含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责任。从在福州三坊七巷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到在平遥古城叮嘱“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到登上甘肃嘉峪关关城城楼强调“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身体力行关注并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拥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比强大的奋进力量。(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