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正文

故事“廉”播⑬丨自报财产——诸葛亮

编者按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海河清风”微信公众号、“廉韵津沽”网站推出“故事‘廉’播”专栏,讲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清廉官吏典型和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廉洁故事,供各位读者学习思考,从中汲取清廉力量。

自报财产——诸葛亮

1672014998167056357.jpg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劳苦不辍,廉洁奉公,一介不取,被誉为“千古名相”。

1672015098277005687.jpg

明 戴进三顾茅庐图轴(局部)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之所以被誉为“千古名相”,靠的不仅仅是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更是他一生不慕名利,鞠躬尽瘁奉献蜀国的一片忠心。

建兴十二年(234年),率军与司马懿作战的诸葛亮因病去世,死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生前,他在给蜀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和收入进行报告。从中我们可知,虽然贵为丞相,但是诸葛亮的全部财产只有在成都的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此外,他还表示这些财产已足够家属子弟日常所需,自己为官在外,衣食全由官府供给,因此不再需要别的产业,等到自己死的时候,也绝不会留下任何多余的财物。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古代并无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诸葛亮主动自报家产,光明磊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此被人们称为“古今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1672015260653069396.jpg

兰溪诸葛村大公堂内景

诸葛亮病危时,曾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此种淡泊的超然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诸葛亮用一生践行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这位“千古名相”的高风亮节,值得人们永远学习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