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
数九隆冬的北方大地
滴水成冰
残雪未消
冰和雪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考验
但即便在古老的时代
智慧的先民
也懂得不少利用冰雪的技术
他们冬天把冰储藏起来
夏季用作消暑降温
考古发现
在被称为“尧都”的陶寺遗址
就出现了藏冰的场所
《诗经》说: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凌阴,即冰窖
《周礼》记载“凌人掌冰”
说的就是有官员专门掌管窖冰事务
明清时期
京师各级衙署
还能在夏季领到冰块消暑
冰和雪
对于中国这个艺术国度
更是诗词里的永恒意象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衬托的,是对爱情的坚贞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述说的,是征战边塞的乐观
“天工呈瑞足人心,
平地今闻一尺深。”
苏轼有《雪诗八首》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一首打油诗
也精妙传神
把冰写得最富生活意趣的
还得是宋朝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清晨,一群小孩子
将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
用彩线穿起来当乐器
敲打发出磬般响声
冰块落地后如玉盘破碎
短短28字
有温度,有色彩,有声音
冰的剔透
雪的洁白
也常被拿来抒怀明志
“以善厥身,冰清玉洁。”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
做人,为政
都要有雪的品格
冰的气质
这个冬天
“尔滨”出圈了
远道而来的“小土豆”们
欣赏到了冰和雪的美轮美奂
哈尔滨的冰雪奇缘
为什么难以复制
一定程度上
是因为有着
地理气候条件这个决定性因素
“流量”的基础是自身的资源禀赋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
被扭曲的政绩观、权力观驱使
盲目上项目
便难免会“东施效颦”
甚至可能成为反面教材
出现在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出品的
专题片中
《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
第二集《政治监督保障》
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
在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
举债30多个亿
兴建梅花山滑雪综合体项目
要打造“中国西部滑雪之都”
仅近万米的“亚洲第一索道”
就花了9个多亿
而六盘水只有很短的滑雪季
且当地已有两个滑雪场
如今,除了冬天一个多月
其余时间游客稀少
债务还得继续偿还
运营举步维艰
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
达8600万余元
他主政期间
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
有16个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
当地新增债务1500亿余元
给地方财政造成沉重负担
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盲目上项目的背后
是私心作怪——
李再勇坦承
认为离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
希望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
搞一点大动静
这样才能够引起上级的关注
他还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
大搞权钱交易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
冰雪项目背后
是“闹动静”的私心
是权力欲的熏心
独独丢掉了
从政为民的公心
丢掉了
清廉自守的初心
不忘初心
不负其职
胸怀敬畏
担当尽责
做事
像冰样干净、透明
立身
如雪般厚重、无瑕
(撰文:陈庆璞 插图:苑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