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使用情况如何,加油是否合规?”轻点鼠标,有关数据信息立即出现在智慧监督平台上,这是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利用大数据开展监督工作的一个场景。
今年以来,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应用,积极构建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通过丰富监督模型和场景应用,有力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业务工作相融合,让监督更智慧、更精准。
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工作人员借助监督平台查询有关信息
“数据共享是实现数据赋能的基础和关键,我们把信息数据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建立信息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打通监督平台与公务用车、公务加油卡、政府采购、招投标等8类关键业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多个平台数据对接,做到“一次录入,全端共享”,做到全面知情、全面监督。
此外,该纪委聚焦项目建设、安全生产、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8个,以“账目化”管理精准实施,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度情况,织密线上“监督网络”。
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核实预警信息
数据一旦动起来,就成了会说话的“监督员”。大数据筛查比对覆盖面广、精准度高,运用数据碰撞、比对等方式,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及时筛出异常数据,发现隐蔽问题。
“此前,我们以‘企业税收’为主要关键词,以‘惠企政策’‘补贴’等为次要关键词进行检索,平台便弹出几条红色预警信息,提示一些领取科技型补贴的企业税收为零,随后,我们立即开展监督检查,与有关部门核实具体情况。”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工作人员介绍。此外,在“财务票据”比对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实时对高频次开票、敏感发票、超期报销等情况进行预警,发现违规开票、弄虚作假等问题。
下一步,东疆综合保税区纪委将立足区域实际,因地制宜深入探索数字化、信息化监督手段,创建更具精准、更具实效、更具特色的监督模型,不断提升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精准监督插上智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