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让红色遗址焕发蓬勃生命力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内的遗迹。(资料图片)

据媒体近日报道,吉林省抗联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考古人员在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3000多处抗联相关遗迹,是国内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

山林见证英雄热血,抗联遗址烽烟犹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创建于1932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与成长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2021年以来,考古人员对该根据地遗址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今年,考古人员重点对小姚家沟内的抗联遗迹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多处地窨子遗存、训练用大型平台,出土陶瓷器生活用具、铁制生产工具以及刀、子弹等各类遗物近400件,充分说明红石砬子遗址群是集武装斗争、生活、生产于一体的抗日根据地。

一处处红色遗迹、红色遗址,背后都是一段段沉甸甸的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中的一件件文物,就真实再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生动呈现了抗联精神。包括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在内,在伟大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国共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摸清家底,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掘好红色遗址,保护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要加强对红色遗址的考古挖掘,加大革命文物遗产的全面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力度,力求还原历史细节、再现历史事件。着力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打造精品展陈,探索文旅融合,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重温峥嵘岁月、回顾艰难历程、接受精神洗礼,凝聚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兰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