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让考古焕发时代光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近日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六项国内考古项目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图为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北区人工土台及器物坑。 新华社发(考古杂志社供图)

“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近日在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幕。图为参观者在展厅了解青铜器的研究保护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开幕;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等十个考古项目入选;山西公布2024年度六大考古发现,印证黄土丘陵地带环壕聚落模式的八里坪遗址入选……近期,多地陆续公布2024年度考古新发现,一件件精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一处处考古遗迹映入大众视野。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考古是对历史的追问和探寻,此次入选各地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去一年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展示了泱泱中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浙江的下汤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是我国万年文化独立起源、绵延发展的生动范例。山西的钟村墓地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构建了夏商文明研究的新格局。湖北的荆州龙凤庄遗址发掘了大量唐宋时期陶瓷,种类丰富、来源广泛,彰显荆州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

从一年一度的考古新发现中,我们不断领略“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一处处考古遗迹,如同翻开的一页页古老史书,里面有着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段值得追忆的人生,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诠释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让文化遗产鲜活起来,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博物馆里的展品。近年来,无论是“跟着考古去研学”成为寒暑假期间的“香饽饽”,还是《国宝档案》《探索·发现》《考古公开课》等热播节目,抑或是各大博物馆热卖的文创IP周边,越来越多的考古文物不再藏之深山、孤芳自赏,而是动起来、活起来,走进更多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考古新发现,一眼越千年。作为历史的见证,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脉。从考古发现中不断领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懂“何以中国”的文化自信。新征程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共同传承好文化根脉,夯实文化自信基石,让中华文化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