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守望净土 守护生灵

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为保护这片净土及其生灵,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陆续建立了6个保护站。工作人员分批倒班驻站,不定期深入腹地开展巡护。 图为近日,巡山队员在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巡护。

图为近日,巡山队员在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给救助的小藏羚羊喂奶。 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夏季的可可西里,冻土初融,浅草初生。“咩、咩、咩……”,正是藏羚羊的迁徙时节。

在平均海拔接近4900米的青海可可西里,有一支巡山队。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巡山队员们踏冰卧雪,照顾着与羊群走失、失去“妈妈”的藏羚羊幼仔,用坚定的脚步写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乐章。

用生命守护生命,让荒野回归荒野。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藏羚羊,时任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了一支反盗猎队伍,抓获了多个非法持枪盗猎团伙,却在一次巡山任务中不幸牺牲。此后,一代代巡山队员继承索南达杰遗志,倾情守护着可可西里的山川与生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有深沉的热爱,才有无悔的付出。在这片生命的禁区,守护者的旗帜永不褪色。

生态高地上,立起一座名为“坚守”的丰碑。陷车、迷路、恶劣天气、高原反应、与家人聚少离多……面对常人难以应对的困难,巡山队员们从未退缩。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标志性区域,可可西里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大量经验、方法,也孕育出“忠于事业、忘我奉献、勇于牺牲、永远坚守”的可可西里坚守精神。代代接力,代代传承,冰雪无言,见证一份份尽忠职守,一份份无私奉献。

绵绵用力带来生生不息。如今的可可西里,动物自在栖息,净土回归安宁。藏羚羊“幼儿园”在爱心企业帮助下建立起来,被救助的小藏羚羊得到温情照护;许多牧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和巡山队员一起保护高原动植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可西里见证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已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一扇生动窗口。

无人区,有人守。守望,就是为了这片净土。一棒接一棒,这场“守护高原、守护生灵”接力跑还在继续,“绿色足迹”永不停歇、熠熠生辉。(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