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9月3日的阳光洒在金水河畔,洒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会场上,我们仿佛看到了80年前那片烽火连天的大地,听到了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呐喊。这场盛大的集会,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更是为了缅怀历史、汲取力量。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华民族,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走得豪迈。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让全民族抗战的号角激昂吹响。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怎样的一种担当和气魄?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抗战到底”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无论是战场冲锋的将士,还是敌后战场的游击健儿,他们都在党的旗帜下,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此刻,80年的回响汇聚成了一句“听党指挥”!
党的领导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在14年的抗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引领着中国抗战的正确方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党带领着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抵御着外敌的入侵。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取得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党在抗战胜利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从一穷二白到经济腾飞,从满目疮痍到繁荣昌盛。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党的领导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高效的实践推进。从“一五”计划开启工业化进程,到“十四五”规划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从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形成了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发展格局,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精准施策解难题。脱贫攻坚战,党构建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减贫奇迹;在科技创新领域,党确立“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定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让中国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正是党的领导,让中国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举措的推进,都紧扣人民需求、回应人民期盼。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党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从1921年到2025年,百年风云沧海桑田,从1945年到2025年,80年巨变翻天覆地。今天的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磅礴力量,拥有了无惧任何风浪的实力和底气,得以坚定捍卫世界和平,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翟月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