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奔赴美好的明天。经过脱贫攻坚,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如今,各族儿女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向前。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在心。在福建工作时,到任宁德后不到一个月,就到畲族人口占60%的福安市甘棠镇过洋村调研;在浙江工作时,先后两次调研景宁,为当地发展把脉定向;《摆脱贫困》一书中,《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篇章阐释了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
民族团结,一路生花。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薛鹏)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