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在“立”“行”并重中见真章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以法规制度固根本、立规矩、明方向,形成“硬约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在“立”与“行”上同步发力、久久为功,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立”是基础,要科学精准。建章立制,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必须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作风顽疾新变种、基层减负老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点,制定具体清晰、易于操作的制度规范,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把制度笼子扎紧。

“行”是关键,要动真碰硬。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就会形同虚设。必须让制度“长牙”“带电”,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压实主体责任,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零容忍”。要善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监督穿透力,坚决破除执行中的“温差”,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效”是目标,要久久为功。“立”与“行”的最终落脚点,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效怎么样,要看制度执行是否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了基层负担减轻、实现了群众办事便利、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唯有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才能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风正气。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立”“行”并重,以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将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加固作风堤坝。(李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