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清风 > 先锋人物 > 正文

王涵:心底无私天地宽

心底无私天地宽

记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监委委员王涵

图为王涵(左二)在与同事讨论案件。邓国琼 摄

“面对腐败手段的隐形变异、翻新升级,办案人员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深挖新型腐败背后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做到主动出击、精准‘排雷’。”前不久,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监委委员王涵向同事们分享了查办文某某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的心得体会,该案在2023年底获评重庆市纪检监察系统“审查调查十佳精品案件”。

2018年1月,王涵从彭水县人民检察院转隶到县纪委监委从事审查调查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工作要求,他在练就真本领上下苦功夫,迅速成长为既精通法律法规又熟悉党规党纪的“行家里手”。他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参与查办了该县监委成立以来的所有职务犯罪案件,并多次被上级纪委监委抽调查办大案要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2年9月,王涵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

抽丝剥茧,拆穿被审查调查人精心编织的谎言

转隶到县监委后不久,王涵带队查办该县林业局原副局长李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这是该县监委成立后的首例留置案件,作为审调组组长的王涵不仅面临审查调查人才缺乏的窘境,更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李某一直以“借款利息”“入股分红”“人情礼金”等轻微违纪行为来掩盖其受贿犯罪的事实,给审查调查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

“人手不够,我就自己多干点。”王涵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承担了所有讯问谈话以及重要涉案人、证人的询问谈话工作,带领专案组全面走访了涉案林场、涉案企业的工作人员,全面审核了每一份证据材料……经过几个月的鏖战,抽丝剥茧,终于用扎实的证据拆穿了李某企图以违纪行为掩饰受贿犯罪的所有谎言。

然而,就在李某乱了阵脚、案件即将突破之时,王涵却因连续数月的超负荷工作病倒了。为了保持谈话的连续性,高烧39℃的王涵每天打完吊瓶后,依旧坚持与李某谈话。李某感慨地说:“要不是你这股不要命的拼劲儿,我这事应该就能够躲过去了吧?”最终,李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多次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等违纪违法犯罪事实。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6年多的时间里,王涵突破了一道道难题,打下了一场场硬仗,除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也得益于他的勤学善思。

2022年,王涵带队查办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原大队长方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方某某在公安机关工作了近30年,历经刑侦、禁毒、经侦等多个岗位,反调查意识很强。他将自己的受贿行为包装成“项目投资”,顽固对抗审查调查。

针对方某某的特点,王涵为其量身定制了谈话方案。每次与方某某谈话后,王涵都会逐帧观看谈话录像,认真分析方某某“哪里表情不一样”“哪里情绪有起伏”,找出其掩饰犯罪行为的破绽。在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扎实的外围取证中,王涵带领专案组仅用7天就拿下了方某某的有罪供述,促使其交代了自己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私藏弹药、参与洗钱等违纪违法事实。

以案促改,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

王涵常说:“我们在查办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过程中,要推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2023年,在查办县城市管理局原局长文某某等人通过虚假承包骗取停车位出租收益的案件过程中,专案组调取了多名涉案人员的银行流水数据。

“为什么每个月都有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转入文某某账户?”在分析这些银行流水的过程中,王涵发现了文某某账户资金的异常情况,但这种异常又与其骗取停车位出租收益的行为没有关联。通过对这些进账追根溯源,专案组发现文某某账户上的这种进账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并且基本上每个月都由同一人转入。

“这笔钱是什么性质?这个人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带着这些问题,王涵组织人员开始了新一轮谈话。谈话过程中,文某某称这笔进账是其投资液化石油气的分红款,但对其投资经营的细节却避而不谈。

王涵查阅了文某某经营液化石油气的有关账簿,产生了更多疑问:“什么投资可以短短数月就能回本?为什么‘入股’人数增加了,在液化气销售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股东分红不减反而大幅增长?”王涵察觉到其中隐藏了更复杂的问题。

液化石油气经营对专案组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为了查清案件事实,王涵带领大家恶补有关知识,查阅了液化石油气储备站全部资料,并对储备站进行了实地勘察,争分夺秒对相关涉案人开展询问谈话……通过一系列深挖细查,专案组发现文某某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伙同液化气储备站大股东徐某某在液化石油气中非法混掺二甲醚进行销售的事实。由于二甲醚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与液化石油气混充后容易腐蚀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很可能造成泄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王涵带领专案组在加大力度查处文某某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将相关情况报告上级纪委监委,推动重庆市液化石油领域除险清患“大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全市打掉了4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扣押劣质液化石油50余吨,消除了液化石油气领域风险隐患,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文某某案件暴露出的停车收费不规范的问题,王涵也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项治理。不久后,该县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县城路内604个停车位整体出租给正规企业管理运营,采取停车明码标价、自主扫码缴费的方式,让“停车难”变为了“放心停”。

倾囊相授,培养能办案、会办案、办好案的人才队伍

“查办案件需要团体作战,一个人能力再强,单枪匹马也很难做出成绩,我们要努力培养更多的办案人才,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王涵说,办理第一例留置案时所面临的人才窘境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尽快培养能办案、会办案、办好案的干部队伍。

在王涵的倡议下,彭水县纪委监委启动了“青蓝工程”。每年根据新进纪检监察干部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岗位需求等为其量身定制一对一“师带徒”培训计划。王涵用耐心与爱心,结合自己学习工作经历,对年轻干部倾囊相授。他多次带领年轻干部参加专案,让他们全程参与线索处置、调查谈话、笔录制作、证据提取、措施使用、报告撰写、卷宗归档等工作流程,在办案实践中为他们分享经验、传授技巧、答疑解惑。

在查办文某某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新进的纪检监察干部陈明燎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在谈话时开不了口。王涵耐心地指导他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工作,跟他一起分析文某某等人的个人情况、性格特点,帮助他从证据着手去寻找谈话切入点。在王涵的指导和帮助下,陈明燎不仅克服了心理障碍,而且谈话技巧日益成熟,陆续参与了多次谈话。

“王委员对我们很严格,他要求我们必须打牢基础、吃透业务;他对我们也很爱护,经常手把手对我们进行指导,帮助我们克服办案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得遇良师,人生至幸。”陈明燎感激地说。

通过这些年持续的薪火赓续、实战练兵,彭水县纪委监委的青年纪检监察干部陆续成长为办案能手,审查调查队伍人才梯队逐渐成形,为打赢一场场硬仗夯实了人才基础。

王涵不仅在办案业务上给予年轻干部耐心指导,更是在品行修养上严以律己,为大家树立榜样。身处审查调查一线,他没少遇到打听案情的、说情打招呼的,他都严词拒绝。时常会有人埋怨他不近人情,他却说:“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如果抹不开情面,不能坚守原则,就如同让正风反腐利剑长出锈斑。只有行得正、坐得端,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通讯员 李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