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月12日举行。全会对做好今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我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十二届市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政治监督,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提供坚强保障。”
全会指出,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王琴表示,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行台账式管理、开展清单式监督,狠抓政治要件落实。着力加强对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区委区政府“五大战略”“八大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创新共同体示范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等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紧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严肃整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公私不明、亲清不分等问题,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坚持政治要件摆在首位、政治责任闭环落实,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战略的协同监督机制。”
“认真落实全会要求,牢牢把握政治监督首责,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武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顾冬梅说,坚持政治要件摆在首位、政治责任闭环落实,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战略的协同监督机制。围绕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京津产业新城为总牵引,用好“联席会议+工作专班”监督机制,助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廉洁运行。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拓展监督渠道,健全“纪企联动”机制,探索随产业链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结合武清区实际聚焦教育、卫健、农业农村、人力社保、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强化分析研判、把脉问诊,推动职能部门精准施策、源头治理。
“完善派驻监督与民主监督统筹衔接,切实消除断点盲点,凝聚监督合力。”
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苏丰表示,要用好与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一把手”沟通会商和廉政谈话相关机制,推动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巡视整改等政治任务,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紧盯利用建议权、协调权等统战领域特有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以及在联谊交友中行贿受贿、借用钱物、请托办事、违规吃喝等违纪违法问题,以有力有效监督加强权力运行制约。深化研究分析综合监督的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统战领域群团组织等单位内部监督管理运行情况,完善派驻监督与民主监督统筹衔接,切实消除断点盲点,凝聚监督合力,以“大监督”工作格局强化监督全覆盖和有效性。
“聚重点盯关键防风险,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以高质量监督护航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会指出,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牛文辉说,要紧盯财源建设、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兜牢“三保”底线等重点领域,将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植入日常监督体系,深挖财政权力运行的风险隐患问题,强化预警提示。持续对财政系统开展驻点监督、综合监督的全覆盖,围绕存量资产盘活和“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深入市级预算单位和区级财政部门,以下看上、以外查内,掌握特点规律,为精准监督和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积极实践“组组联动”“室组联动”“组地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以高质量监督护航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紧盯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切实将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坚表示,聚焦土地规划、审批、收储、不动产登记等关键领域加强日常监督,严肃纠治在项目审批、行政执法、资金管理、登记验收等环节吃拿卡要、贪占挪用、消极懈怠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严格执纪执法,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践行“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干部之家”理念,推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规范化。围绕驻在部门职责持续跟进监督,紧盯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加强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履职尽责的监督,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示函等方式推动整改、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切实将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急难愁盼。”
全会指出,严肃查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集体“三资”、执法司法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晓建说,要落实好全会要求,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急难愁盼。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发挥综合监督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一手托两家”优势,抓住党委(党组)这个关键主体,督促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面梳理分析巡视反馈意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推动巡视问题整改到位、落到实处。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综合发力,有效贯通执纪执法、警示教育、问题整改、建章立制各环节,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严肃查处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师生关心关切案件,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全会指出,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效。市纪委监委驻天津财经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姜国斌说,要紧盯校院两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等“关键人”,瞄准组织、宣传、后勤、科研、招生等“关键地”,围绕选人用人、人才引育、职称评聘、招标采购、经费管理等“关键事”,加强日常监督。加强与驻在高校巡察、审计、财务等部门职能监督的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基层纪委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查违规吃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严肃查处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师生关心关切案件,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重点问题、新型问题和隐性问题,深化整治医药领域腐败,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全会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提升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水平。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王锴表示,要配合开展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化巩固前期专项整治成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聚焦“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紧盯医疗设备、耗材、药品购销以及项目审批、工程招标、后勤管理等廉洁风险突出环节,严查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问题。有针对性开展调研监督,全链条、系统化梳理医药领域腐败风险,深入分析原因,为系统施治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努力探索创新有效监督方式和监督内容,与主责单位形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良好局面,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