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APP栏目 > 要闻 > 正文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丨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加强基层监督

村居和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百姓,时时处处牵系着大民生,任何一点疏漏和失误,都会让群众的幸福感“打了折扣”。群众身边的这“最后一公里”由谁来监督?天津市纪委监委将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作为群众监督的有效载体,有效破解这道难题。

“以前啊,经常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村里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监督员经常来,什么时候发助困金、发多少钱、怎么发,都说得一清二楚,而且钱的发放由他们来监督,这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静海区大邱庄镇津海街村的村民于润田告诉记者。

已年过七旬的于润田,妻子去世多年,自己带着身患残疾的女儿过日子,生活十分困难。大邱庄镇津海街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宋超波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派监督员入户对接,详细为老于介绍助困金发放的相关事宜,打消他的各种顾虑,这下让老于心里有了底。

津海街村经济基础较好,村里的企业家、党员群众每年都会自发向村党委捐款,成立“专项助困资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自成立以来,便将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宋超波告诉记者,从最初的发放决策会议,到对分管助困金发放工作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再到委派监督员监督表决过程、实地走访群众听取意见,直至后续全程跟踪资金去向,联络站的监督工作贯穿始终。

“以前发助困资金,发放之前有人议论,发放之后有人攀比。现在从申报到发放,再到最后公示账目,大家都心服口服。面对村民的质询,我们回答起来底气更足了,可以说联络站的作用在这两年发挥得淋漓尽致。”宋超波深有感触地说道。

天津市纪委监委将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作为群众监督的有效载体,在全市村、社区进行全覆盖组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5123个,共配备站长和监督员2.55万余名。这些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的“探头”,用严格的监督、贴心的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利益有人维护,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离自己并不遥远。  

“在和村民交谈中发现,他们对于村里2万元以下物品采买不公开的情况有所担忧。”西青区精武镇付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员表示,联络站了解到该情况后,建议村“两委”将支出账目全部公开。现在村民通过“掌心付村”小程序,就可以查看月报表,知晓村里花的每一分钱的去向。

西青区纪委监委以村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为抓手,组建了近1600人的联络站站长、监督员队伍,实现“一站一长多员”全覆盖。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健全职能职责、网格体系、监督清单、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联络站制度体系,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八严禁”“四十不准”的规定》,为基层党员干部划出纪律红线。  

“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是上级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的延伸,重在做深做细基层监督,通过深入群众,协助上级纪检监察组织近距离、全天候了解掌握基层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发现和收集问题、开展监督。”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作用,市纪委监委制定了指导意见,明确联络站性质定位、设置方式、监督任务、工作方法,对全市联络站建设统一部署,织密织牢基层监督网络,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延伸到基层末梢。

河西区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的作用,进一步落实联络站的监督主体责任,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与推动落实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有机融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深入社区收集民情民意,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一般设立“一长三员”,站长由社区党委副书记、纪检委员担任,对社区事务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开展近距离监督。“我们聘请10位‘小巷管家’作为联络站的‘监督员’,同时在社区网格内聘请党支部书记、乐于参与社区事务的各行业领域的群众成为监督员,而社区的9名网格员同时也是联络站的‘信息员’和‘联络员’,他们在社区工作中各显其能,细心查找问题、搜集社情民意,及时、精准地把问题反馈给联络站,发挥着‘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河西区友谊路街道西园西里社区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季晓洁介绍说。

通过对居民反映强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社区发现大部分问题其实就出在多部门协调和工作衔接不畅上。对此,西园西里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积极探索“一探(探头)二显(显微镜)三加速(加速器)”的工作方式,形成基层监督工作闭环,分类研判重点、难点问题及未解决原因,合理性规划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召开“重点问题推动座谈会”,督促社区党委运用“吹哨报道”机制,联系各职能部门配合解决,使社区纪委和纪检监察联络站的监督与职能监管、属地管理有序衔接,打通监督的“最后一米”。

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不仅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更搭起了一座“廉心桥”,织密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网”。在与联络站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村民的交流中,记者看到,联络站切实起到了“监控探头”的作用,让基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切实受到监督约束,感受到严管厚爱无处不在。

在静海区杨成庄乡宫家屯村的党员干部们的眼中,本村纪检监察联络站站长李国旺的嘴很是“勤快”,因为每次见到他时,固定开场白都少不了他的“念叨”:

“书记,乡里要求马上就应对汛期暴雨展开风险点和危房巡查,你打算啥时候布置?”

“二姑和我念叨,她家门前的卫生死角找你几次了,都还没清理,你可得抓紧落实。”

“小李,财务公开表你得抓紧贴到信息公开栏里,别觉得这是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

…………

通过这样不厌其烦的提醒,许多党员干部尝到了被监督的“甜头”,都心悦诚服地开始主动欢迎联络站进行监督,社会治理成效不断得到提升。

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使监察职能向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延伸,就是要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以“小支点”撬动“大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使监督规范化常态化,让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感受到监督如影随形,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让群众知道有监督、参与监督,切实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韩燕玲 张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