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邓修明署名文章《调查研究必须突出问题导向》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截图

(原标题:调查研究必须突出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纪检监察的大量工作,本质上就是调查研究,必须突出问题导向,从具体问题入手,坚持实事求是、精准科学,为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加强政治监督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调查研究必须坚守政治机关职责定位,自觉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观察、思考和把握问题,在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综合运用日常监督研判、政治生态评估分析、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对政治监督不聚焦、不落地、不及时、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往深处挖,往实里做,紧盯落实“两个维护”首要职责,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工作意见》,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

聚焦破解监督难问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职能职责,着眼工作需要,与破解业务难题、提高工作质量有机结合。针对有的纪检监察机关不愿、不敢、不善监督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从日常监督破题,特别是以监督民主生活会为抓手,制定加强对市管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监督办法,让监督“长牙”“带电”。2018年至今年3月,天津对全市3600多个处以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全程监督;2018年责令14家市管单位党组织重新召开民主生活会。

聚焦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问题。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越深入,越要坚持调查先行、重在研究,多到反腐败任务重的地方去,多到改革情况复杂、改革推进不平衡、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去,摸清改革的关键点,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做到全局与局部相呼应、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渐进与突破相衔接。针对改革中派驻机构工作存在短板问题,研究出台加强对派驻机构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分管联系派驻机构和派驻机构管理考核、协作配合等制度机制,深化市管金融企业、市属高校、市管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聚焦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面上问题解决易,深层次问题根治难。必须发扬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线索研判、专项检查、精准处置之中,深挖细查、抽丝剥茧,着力发现和查处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等问题,以调查研究的步步深入推动“四风”问题的持续整治。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等突出问题,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问题新表现,深入各区和重点部门,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情况,召开会议研讨,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项治理三年行动,以疾风厉势掀起“问责风暴”。

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调查研究要坚持眼睛向下,真正沉下去、钻进去,身入基层,心到群众,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抓住不放,既面对面听需求、问冷暖,更到现场察实情、找问题,同时注重运用统计研判、专家咨询、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精准发现、有的放矢。比如,围绕解决扶贫助困领域问题,坚持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各类帮扶资金、惠农项目申报、分配、使用等环节流程,因地制宜开展治理。2018年查处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44起、处理433人,同比分别增长3.2倍、2.9倍。

聚焦强化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问题。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保障。坚持把日常监督、内部督查、巡视巡察等作为全面掌握干部队伍状况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强对发现问题的归纳梳理、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目前,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凸显,有的作风不实、律己不严,甚至执纪违纪、执法违法。针对这些问题,天津制定专门制度,全面规范干部监督工作;强化日常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零容忍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2018年以来共立案审查纪检监察干部51名,对13名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予以免职或调离系统。(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邓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