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清风 > 清风艺林 > 正文

非遗|京东大鼓和评剧

京东大鼓

宝坻区是京东大鼓的发祥地,2006年京东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宝坻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京东大鼓与铁片大鼓、单琴大鼓等曲艺鼓种同宗,它源于宝坻、香河一带农民劳动之余演唱的“地头调”、“靠山调”,后来汲取大鼓说书的特点,结合当地的语言音调逐步发展而成。京东大鼓泥土味浓,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曲调流畅,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在没有正式称谓之前,对京东大鼓有过不同的称谓:地头调、靠山调、美糊调、乐亭调、乐亭大鼓、四平调、醋溜大鼓、铁板大鼓、铁片大鼓、京东怯大鼓等,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了规范的名称“京东大鼓”。

在曲坛上,宝坻名人辈出,传承活跃:在乾隆年间,邓殿奎传陈连登,陈传邹永山,邹传于七、于宝庆、郭宝增、张宝善、张宝河等。于七是于宝庆的七哥,他在北京专走大宅门。当时在曲坛上被誉为“泰斗”,称于七爷。同治、光绪年间,于七传香河县独立庄于景元。宣统民国年间,宝坻黄花淀村的刘存有(艺名刘文斌)、广林木村的魏西庚(艺名魏文然)、西老鸦口村的齐玉斋(艺名齐文周),时称京东大鼓“三杆大旗”。刘文斌的儿子刘雨辰,又名刘少斌,他继承了父亲的唱风,还自创了自己打鼓板,自己弾弦自己唱,曲艺界人送绰号“包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刘文斌、齐文周唱红城市,魏西庚唱响农村,将京东大鼓传播到华北及东三省和内蒙古地区。

刘文斌在“三杆大旗”当中风格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20世纪30年代,他正式定名“京东大鼓”。刘文斌嗓音宽亮、苍劲耐听、吐字真切、擅使中低音演唱,唱腔朴素平实,语言明白而不粗俗。刘文斌在艺术实践中将京东大鼓比较简单的唱腔丰富发展到20种腔调,使京东大鼓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20世纪30年代初,刘文斌在天津商业电台播演《刘公案》,极受广大群众欢迎,京东大鼓的影响也因之日趋扩大,逐渐传播到北京、唐山等地。他除演唱大书外,还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厢》《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和《诸葛亮押宝》等传统唱段。刘文斌的传人有:卢书忠、张书杨、李书然和郭书香。另有刘少斌、董湘昆、李承秀和王断新等。其中,以董湘昆的影响最大。

刘文斌之后,董湘昆对京东大鼓艺术进行了大胆改革。他在原来唱腔基础上,改宝坻方音为京音,进一步加工、规范唱腔,不断创作出适应时代的新曲目,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主要代表作有《治安模范孙桂珍》《雷锋在列车上》《白雪红心》《送女上大学》《老来难》和《长寿村》等。在董湘昆等人的努力下,20世纪60、70年代京东大鼓发展艺术进入高峰期,影响遍及全国。董湘昆一直活跃在京东大鼓艺术舞台上,培养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5位弟子,使这门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弘扬。2009年,董湘昆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宝坻十分重视京东大鼓艺术的传承与弘扬,2006年5月,京东大鼓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宝坻成立了京东大鼓艺术研究会,编辑出版了《京东大鼓》《京东大鼓传统唱段选》和《董湘昆京东大鼓文集》等专著,拍摄了京东大鼓专题片,建立了13个京东大鼓传承基地,4个曲艺队。2010年,宝坻文化馆组建了京东大鼓艺术培训中心。2014年,朝霞街道桥辛庄组建了桥馨京东大鼓艺术团。2009年以来,宝坻已连续举办三届全国京东大鼓艺术节,吸引了众多京东大鼓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参与京东大鼓艺术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有效传承、弘扬了京东大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坻群众性的京东大鼓创作演出活动也是长盛不衰,许多作品获得了省市级以上奖励。《七姐妹剪纸》《清风满楼》《龙虎坡的三把火》《相姑爷》等作品分别在各类演出中获奖。2008年,《咱们农民好运来》获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丰收奖。2010年,该节目登上了上海世博会的演出舞台。

评剧

评剧是我国第二大地方剧种,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宝坻是西路评剧的发祥地,2006年,宝坻评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起源于十八世纪,成型于清光绪年间,早年曾称“京东蹦蹦戏”。评剧在养济院所唱的“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当时的宝坻养济院粮米供应不足,被收容的老弱病残只得手打竹板,口唱“莲花落”,四处乞讨度日。于是,县内的一些艺人将从东北流入的“蹦蹦戏”与“莲花落”融为一体,改为由一生一旦撂地演出,演员自打竹板,且唱且舞,唱罢讨些粮米。后来又发展成旦角拿丝绢,生角操纸扇,以第三人称对口演唱故事的形式,称“唱对口”。其后,进一步借鉴了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吸收了县内流行的“地头调”和“娃娃腔”等唱腔,基本形成了自身的戏剧表演模式,一批故事情节完整、行当齐全的大型剧目开始在舞台上演出。随着艺术特色的不断成熟,民间戏班不断增多,养班唱戏盛行,宝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艺人,并开始到外县和大城市流动演出。

在评剧发展过程中,两个戏班功不可没。一个是双王寺村的“杨掌班”;一个是下五庄村的“九合班”。当时这两个班培养了很多名角儿如:“乐不够”、“金叶子”、马喜、马占、刘汉、“歪脖红”、马喜顺、“大头”、“胎里坏”韩九龄等。他们以农村撂地演出为主,逢年过节时演出频繁,常以打擂台形式争比高低。这两个班社唱进北京城,推动了评剧艺术的发展。光绪末年,宝坻“蹦蹦戏”戏班进入北京演出《赵连弼借粮》《十粒金丹》《刘翠屏哭井》《五女哭坟》和《刘成杀婿》等剧目,得到西太后赏识,评剧从而在全国确立了地位。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先生在其所著《评剧简史》中载:“在一八九三年,也就是光绪十九年之时,第一批农民艺术家带着自己粗犷的‘蹦蹦’艺术,闯进了紫禁城……特别是西路著名小生金叶子的一曲高歌,声震九城,使京都人民耳目为之一新。从此,西路评剧就在北京扎下了根”。

东西两路评剧在京城“狭路相逢”。1917年,宝坻的金叶子、挑帘红、刘宝山、一朵花为主角的西路“京东第一班”应邀在津法租界金华茶园献艺,该班阵容相当齐整。时逢以成兆才为首的东路“京东庆春班”被邀到法租界明盛园演出。东西两路各具千秋,时人称作东西竞雄,一时间西路与东路相比略胜一筹。据1983年长春市艺术研究所左玉山在《谈谈评剧音乐中的“西路调”》一文中载:成国祯先生(成兆才先生的堂侄,后过继为子。当时在成兆才领导的班社唱小生)“先生告诉我,”因为东路唱不过西路,成老兆(当时人们对成兆才的尊称)曾率领全班东路人马专门去看西路蹦蹦的演出……“”西路有自己的‘看家戏’,而且都是‘拆出’,东路却只有对口莲花落。另外,西路有较整齐的乐队,尤其是打击乐(据说,吸收河北梆子的打击乐,西路早于东路)。再就是西路有一个基本腔调,不像东路一个牌子换一个牌子地唱。“后来西路剧目多被东路移植,亦是东西两路艺术融合阶段,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评剧。

评剧成型后,艺人们纷纷组成戏班去各地演唱,对评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众多的班组,造就了一大批宝坻籍的评剧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宝坻籍评剧艺术家在评剧界非常有影响。主要包括:乐不够、金叶子、刘春德、刘宝山、王仲元、刘小楼、赵连喜、赵丽蓉、李福安、孔广山、宋淑舫、寇文止、张存凯、郝文富、王林和李亚荣等。

乐不够和金叶子等艺人在1893年首次进入北京王公府邸演出。乐不够,约生于同治九年(1870),卒年不详。工丑,精于彩旦。代表剧目:《赵连弼借粮》《顶锅》《摔子劝夫》和《小姑贤》等。1893年首次将西路评剧带进北京。1896年,带班进入天津演唱。西路丑角均师宗于他;金叶子(约1874-1927),原习旦角,后改小生。代表剧目:《夜宿花亭》《蜜蜂记》《铁莲花》《刘公案》《化缘》和《卖水》等,1890年前后,唱响天津。他扮相英俊,嗓音天赋极佳,被时人誉为“金嗓子”。

评剧《花为媒》剧照

与此同时,宝坻境内的评剧演出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53年宝坻县成立艺术联合总会,大部分评剧民间艺人入了会。1954年举办了优秀剧团汇演,10余个业余剧团演出了《白蛇传》《王贵与李香香》和《小女婿》等经典剧目。1965年,在原民间艺人组织的“天天新剧社”的基础上,宝坻组建了第一个专业剧团--宝坻县评剧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宝坻的评剧事业更加繁荣,全区涌现出评剧团体23个,排演了一批反映时代新生活的评剧剧目,并多次在省市级评剧汇演中获奖。1986年,在首届天津戏剧节中,宝坻评剧团创作表演的现代评剧《张妈买驴》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得到了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和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高度评价;2000年,宝坻区创办《开心双休日》评剧擂台赛,推动了评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评剧艺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承。2005年,天津市第一家民营剧团新蕾评剧团建立,同全区大大小小的评剧团一起,继续在评剧的艺术世界里辛勤耕耘,尝试探索着新形势下评剧艺术的发展壮大之路。

作为评剧艺术之乡,宝坻区深入贯彻“文化兴区”战略,评剧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宝坻因评剧项目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多年来,区政府每年都投入相应经费用于评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评剧演唱活动。2012年,宝坻区整合“宝坻杯”天津市评剧票友大赛和环渤海专业院团青年演员评剧电视大赛两项赛事,推出了“宝坻杯”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大赛对评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来源:《人文宝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