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正文

【家风】父爱如山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截图

(原标题—父爱如山)

今年是父亲离世的第二年。

我18岁来津读书、工作,一晃已经23个年头。那时交通远没现在发达,加之各种原因,回家次数不多。也许恰因如此,我从未感觉到父亲的离开,他一直在关注着我、守护着我。现在每每回家,一推家门,我依稀感觉到他就如往常坐在餐厅的椅子上微笑着、盼望着,等我。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支书。如今在我脑海里如条件反射般弹出的记忆,还是儿时他抱我时那厚厚的手掌,还是他扛我时那宽宽的肩膀。他于我是一座大山、一方港湾,无论我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我都知道,有他,我就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他于我是一种信仰、一份坚守,无论我遇到何事、身处何境,我都知道,有他,我就一定会积极、向上。

父亲对我的影响都来自那些看似无意而又刻骨铭心的瞬间。

记得父亲那粗壮的手指刮着我的小鼻子告诉我:“你的生日是7月1日,你是党的女儿”,就是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信仰的种子,让我对党有了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父亲常常哼唱河南豫剧《花木兰》,那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词,让我这样一个有两个哥哥的女孩,自幼有了不等靠、不服输的性格。

当我遇到挫折哭着投入父亲的怀抱时,他捧着我的脸告诉我,“关键是你有没有努力,付出过就不用遗憾”。时间久了,我越来越体会到“天道酬勤”“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真谛。

当我被误解受到委屈时,父亲理解而透着坚定地告诉我,“人生路上这样的事常有,凡事只要做到公道、不亏心,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时间会证明一切”。后来,“不亏心”这三个字就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原则。

……

记得上大学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不能再把自己当孩子了,做事要有自己的标准,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好,人生几十年,尽量少给自己留遗憾”。大二入党后,父亲在长途电话里送给我六个字“听党话、跟党走”,我感觉那不仅是一次父女间的对话,更是一位老党员对新同志的期许。那些年,他的同事都跟他开玩笑,“老段一家五口都是党员,你在家也是支部书记啊!”现如今,我感觉那更是一种家教和传承。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告诉我,“看一个人,重要的不在于他怎么说,而在于他怎么做”。现在想来,知行合一,父亲想要告诉我的,岂止是选择伴侣的标准?

初为人母,父亲很郑重地与我谈了一次话,“作为母亲,孩子的眼睛每天都在看着你,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你首先要做到”。这句话让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我的一言一行影响的不再只是自己。

……

记得2016年的“五一”假期,我赶回家去看他,那时的父亲已患病4年,生活质量每况愈下,那是在他尚能自如表达时我们的最后一次面对面,让我没想到的是,离家的清晨,他依旧是坐在餐厅的那把椅子上,他说的并非离别感伤,而是嘱咐我,“外因是客观的,我们无力改变;内因却是主观的、是内心的,要注意内在的磨练和修养……”

4个多月后,我再见到他时,病床上的他只剩下些许模糊的意识。那一夜,我始终紧紧握着他的手。我明白他高兴终于等到女儿回来了,从他断断续续、咿咿呀呀地表达中,我理解他是叮咛我,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注意身体。

10月4日上午,父亲走了,没有留下一句完整的话。事后,母亲对我讲,其实父亲一直在努力地坚持,等待长假的到来。因为,他不想让孩子们为他而请假。他做到了,连我们今后在祭奠他时不需要请假的事儿都考虑到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安心工作,他以自己的坚定信仰和绵薄力量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

每天,在我的一闪念间,都会想起父亲,感觉他始终默默地、慈祥地注视着我。一个疑问就自然出现,我的表现能令父亲满意吗?回首我41年的人生道路,父亲就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于无声处赋予我奋斗前行的力量,伴我健康成长。(段赛颖 作者单位:天津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