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四个一体”持续推动深化“三转”

短短三个月内,留置3人,移送司法5人。日前,静海区纪委监委第三审查调查室与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上下协同、一体联动,查办数起教育系统挪用公款案件。这是该区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推进“四个一体”建设,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静海区把推动监察职能向派驻机构和乡镇村街延伸,持续深化“三转”,作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工作着力点。

责任一体压实,破解“中温下冷”症结

“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要既挂帅又出征,为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创造条件、开拓场地、解决困难。”在8月召开的静海区派驻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静海区委书记强调,各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要聚焦主责主业,把监督专责扛起来,做好前哨、当好哨兵。为一体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区委专门成立主责办,建立监管平台,深入推进“一意见两办法”即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和检查考核、述责述廉制度体系建设及刚性执行,强化“线上+线下”的监督检查。今年7月份,区委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对2017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靠后的10个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切实抓住“关键少数”,牵牢“牛鼻子”。

区纪委监委在全市各区率先启动内部督查,对独流镇、团泊镇、杨成庄乡和驻卫计委纪检监察组4个单位开展督查,查纠“三转”不彻底、执纪宽松软等问题66个,并召开座谈会,当场对审查调查数据排名靠后的5个纪检组织进行通报。与此同时,用好问责利器,着力解决“水流不到头”问题,今年1-9月份,全区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15起,问责1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7人。

队伍一体塑造,把“传帮带”用在实战上

针对部分派驻机构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专业能力,与持续深化“三转”,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症结,静海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使命方向,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带系统、抓党建带主业,推动派驻机构、乡镇纪委与纪委监委机关干部队伍一体塑造、一体培育。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团队精神培育和执行力建设。完善组办制、分工制,把18个乡镇纪委和6个派驻机构分为3个协作组,推行领办帮办、交叉互办、提级直办、制定管辖,以片组协作等方式,破解“熟人监督难”的问题。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探索集中培训、委托培训、以干代训、案例教育“四位一体”的综合培训模式,在上挂下派、比学讲评、协同配合中,形成常委委员“提锅上灶”、部室办组分兵把口,“群雁齐飞”顺畅高效的内部管控机制。今年以来,各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共立案176起,党纪政务处分138人,同比分别增加55.8%、1.3倍。

机制一体建设,让基层监督“长牙”“带电”

作为天津市信访举报四级平台建设试点单位,静海区纪委监委结合涉农区特点,在全区18个乡镇建立以乡镇纪委监察组为中轴,以村街纪检委员、信访举报联络员、特邀监察员为辐射的“一轴三员”乡镇村街监督体系,并制定完善农村监察监督体系工作的方案、信访举报督查督办暂行办法等制度,确保基层监督有的放矢、不留空白。

坚决落实市纪委监委规范化建设要求,制定《推进监察职能向派驻机构和乡镇街道延伸实施意见》,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当施工队长,对办公场所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予以无条件支持。着眼推动更高层次“三转”,提升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出台《加强同级监督实施意见》、日常监督和问题线索处置监督管理“双五步工作法”等20项制度规范,确保各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监督、专注日常。

工作一体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构建纪检监察干部内部考核体系,探索完善重点工作清单制、末位分析帮扶制、交叉任职交流制等评查机制,以区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乡镇纪委一体考核促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通过举办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长“走进直播间”活动,公开亮责承诺,立“军令状”,给干部“加压”。制定《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工作考核细则》《派驻机构工作考核办法》,从党风政风监督、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多个角度量化指标、系统打分。实行月评比、季讲评、年评定,对审查调查数据排名靠后单位,实施定点帮扶、立即补课,拿出过硬工作举措。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正向激励、反面惩处,切实做好纪检监察干部选、育、用、管工作,让一池水走活。

与此同时,坚持盯住权、管住人,该区还出台《内部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纪检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执纪审查工作情况报备暂行规定》等多项内控机制,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划定“硬杠杠”。(静海区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