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清风 > 历史文化 > 正文

着笨法 用巧功 读活书——苏东坡的读书艺术

1668389265926064126.jpg

有人说,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名副其实的“全能冠军”,因为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这样的“全能冠军”是如何养成的呢?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源于他的善于读书。着笨法、用巧功、读活书,品味苏东坡的读书之法,对于我们学习读书的艺术大有裨益。

■ 手抄笔录 死记硬背 读书需用笨方法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地方民兵组织的副职)。曾任司农寺卿的朱载上时任黄州学官,与苏东坡结为挚友,时常前往拜访他。

有一天,朱司农又来找苏东坡聊天,负责迎宾的人进去为他通报,然而过了很长时间也没见苏东坡出来。朱司农等得实在有些疲倦了,想离开,可已经通报了姓名,主人出来不见人,显得有些失礼。朱司农无奈又等了好久,苏东坡才从里边出来,道歉说:“刚才做了一些‘日课’,没能及时接待你,失礼!失礼!”朱司农很奇怪,问他说:“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苏东坡回答说:“每一日都要抄《汉书》。”朱司农更奇怪了,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边抄边背。开始抄第一遍时,每段专抄三个字做题目,第二遍每段专抄两个字做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做题目,只要提起这个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诵下去。”朱司农站起身,请求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一看。”苏东坡便命侍者取来他所抄的书册,朱司农看了,还是不解其意。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了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错。又试了几次,尽皆如此。朱司农服了,感叹地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回到家,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

古人说,“目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阅读中的抄书法,被称为死读书的方法,因为抄写是个笨功夫、死功夫。但在许多饱学之士看来,这个笨功夫、死功夫却是巧功夫、真功夫。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读《资治通鉴》,不仅通读此书,而且一字不漏地抄写了一遍。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则边诵读边抄录,诵读完毕后把抄本烧掉,一本书要反复六七次,所以他的书房题名为“七录书斋”。《明史》说张溥由于日日抄书,“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对于抄书这种死读书的手段,梁启超评价说,“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把抄书作为一种阅读方法,看似很慢很笨,但它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把浮躁的心拉回到书中的文字里。另一方面,通过逐字逐句地抄写,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让记忆更深刻。学识从来不会一夜暴增,一点点铢积寸累看上去辛苦笨拙,却是真正的捷径。

■ 一意求之 八面受敌 读书需下巧功夫

《唐子西文录》里记载有一则逸事:苏东坡赴定武时,路过京师,他的一个小老乡、后有‘小东坡'之誉的唐庚才十八岁,来拜谒偶像。聊到读书的事情,苏东坡有些漫不经心地问他说:“最近在读什么书啊?”唐庚老老实实回答说:“正读《晋书》。”苏东坡又问:“哦,那《晋书》里有什么好亭子名啊?”唐庚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由此顿悟了前辈的读书之法。

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方法名为“一意求之法”,他在给他的侄女婿王庠请教为学之道的复信《又答王庠书》中,描述了这种方法:“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意思说书的内容丰富就像大海一样,里面什么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求得自己想得到的部分。每次读书,只需集中注意一个专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的规律、明君贤臣的作用,那你就只集中注意这个专题的内容,其他的都不再想。到另一次读书时,你想了解史实典故、典章制度和文物等,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能够八面受敌,应付各种学问上的质难,那些博览群书却不作深入研究的人是无法与你相比的。

苏东坡还举到自己读《汉书》的例子:“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我在读《汉书》的时候,将《汉书》分成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几方面,每读一遍就专门研究一个问题,读过几次,就事事都精通了。

苏东坡的阅读之法,先是“一意求之”,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盯着我想要的读,实际上是集中精力,各个击破。待到读过几轮,交叉往复,便将书吃深吃透,结果就是可“八面受敌”,无论从哪个角度提问,都能应对自如。这种读书之法令一代伟人毛泽东大为惊叹,为其命名曰“苏轼八面受敌精读法”,称赞这是足以传授世人的“读书妙招”。

读书要达到深度阅读,就需要精读。何谓精读?明代儒学大家朱熹解释为“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对每一个字都要寻求它的准确解释,对每一句话都要探索它的确切旨意,前面的未弄懂,就不要急于去弄后边的;此处不明白,就不要急于把心思放在另一处,要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

现代将阅读通常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称为泛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则是精读。苏东坡的“一意求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主题阅读,是精读中的高级阶段。阅读只有泛读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其中,深挖其中的内涵,掌握知识的精髓,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能成就大学问。

■ 会意明理 知行合一 读书需学活用活

嘉祐二年(1057),年仅21岁的苏东坡参加了当年的进士考试。第二场的策论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东坡的文章一改艰涩诡异的萎靡之风,写的平实、通畅而明晓,考官梅尧臣将试卷推荐给了主考、当时北宋文坛的泰山北斗欧阳修。欧阳修也为之赞叹,只是文章中用到了一个典故,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思是说尧帝时的司法官皋陶要判一个人死罪,尧说宽恕他吧,皋陶上报了三次,尧宽恕了三次。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书无所不读,诗、词、哲学、经学无有不精,唯独这个典故,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是哪里的。面对欧阳修的疑问,梅尧臣不以为然,说:“这需要什么出处啊!”欧阳修自我宽慰说:“他肯定是有根据的,只恨我们自己记不住罢了。”

等到苏东坡进士及第,按惯例前来拜谢老师,欧阳修迫不及待地问他说:“你文章里说皋陶和尧帝的‘三杀’‘三不杀’,这个典故从哪儿来的?”苏东坡一笑说:“想当然尔!”这是我想象出来的。不过,他又解释说:“曹操灭袁绍后,将袁熙之妻赐给曹丕,孔融于一旁嘲讽道,‘当年武王伐纣,将妲己许与周公’。曹操大吃一惊,问从何处所见此典。孔融答之,‘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皋陶这事儿,以此推之。”苏东坡的意思是,这事儿是我瞎编的,但也并非无端捏造。既然大儒孔融曾经为了论述需要,做过类似的推断,那我为什么不能依葫芦画瓢地加以运用呢?

欧阳修听了,赞赏不已。待苏东坡走后,他对属下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阅读的至高境界,是把书读活了。何谓把书读活?就是在书所表达的文字之外,还要“知其意,明其理”。孔子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一部书中的文字并不能把作者的话都写全,而他所写的话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都表达穷尽。所以古人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那么读书也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叫知其意。然而前人所作的著作,尽管见解独到、文采飞扬,但也因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而难免失之偏颇,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光体味其意还不够,还要明其理,懂得事物间内在的规律和原则。这样我们才会获得自己的视角,与前人之意相印证,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到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同时可以用之以行,把它拿来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达到知行合一。书读到活学活用的程度,才算把书读活了。这是苏东坡在我国文化历史中,成为神一样存在的原因所在。

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读书三境界之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指读书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是苦读博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重,指能条分缕析,细研苦琢,是精读深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重,指能变通运用,知行合一,是活读顿悟。读书要善于掌握方法,因为方法就像导航,能够给我们提供抵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只要我们像苏东坡那样注意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加之持之以恒,亦能尽享读书之乐,而受益读书之功。(王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