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清风时评 > 正文

“钢铁驼队”驶向新里程

图为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新华社发(唐浦萌 摄)

8月13日,满载55个集装箱光伏组件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汽笛声划破天际,一路向西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列以来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

丝路牵世界,班列畅循环。数千年前,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载着茶叶、丝绸的驼队从西安出发,去往西域各国;如今,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响彻亚欧黄金通道,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送往千家万户。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凭借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高效便捷等特点,将内陆国家的区位劣势转化为过境运输优势,自开行以来,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最初的寥寥数条线路,到如今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100个城市,班列开行版图越来越大,形成了一张覆盖广泛的国际物流大网络。

道路通,百业兴。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壮大,既体现为运输规模上的量变增长,也释放着经贸往来的质变飞跃。中国的日用商品、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荷兰奶酪、意大利玻璃器皿、泰国榴莲、老挝香蕉等亚欧国家的特色产品逐步走进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欧班列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好货”加速走出国门,也为八方客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

跨越山海的双向贸易发展,也为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重庆凭借中欧班列,外贸额连年攀升,电子信息等产业加速集聚,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在德国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吸引了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在当地落户,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极大激发了这座城市的新活力。驰骋穿梭的中欧班列,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记录着亚欧各国以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绘就出民心相通、促进交流的新画卷。

从长安古道的驼铃声声,到中欧班列的车轮滚滚,千年丝路的回响,如今在钢轨上激荡出崭新的时代强音。新征程上,这条“钢铁驼队”将继续承载合作共赢的使命,让中国机遇与世界需求共振,驶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的动能。(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