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

(原标题:回到家乡,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共产党员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

黄文秀在百色市右江区芒果产业基地参观学习。成明 摄

走出穷山沟,是贫困户黄仕京倾尽全家之力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原动力,可经常到家里做扶贫工作的研究生姑娘却让他一直心存不解。

“文秀姑娘,你在北京读的书,怎么回到山沟沟工作了?”一天傍晚,看到黄文秀入户走访,黄仕京一家硬是拉着她进屋吃饭。饭桌上黄仕京忍不住抛出自己的问题。

和黄仕京一样,人们好奇,好不容易从大山走出去,怎么兜兜转转又回来了?黄文秀说,农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吧,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得有人来做的。

想到在黄文秀的帮助下,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黄仕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动情地说:“我要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在学校争取入党,将来为家乡多做点事。”

对于黄文秀的选择,越来越多人理解了,可今年6月17日,她在返村查看灾情途中却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抱着未竟的事业,将一生永远奉献在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上。

倾情投入谱写青春之歌

百色,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水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百坭村更是深度贫困村,在黄文秀驻村扶贫之初,500多户人家,195户是贫困户。

在大家的印象里,黄文秀是把双脚踩在泥土里行走的人。得知她因公殉职的消息,很多人都不禁湿了眼眶。“她跟我们聊天时,心心念念的全是百坭村,她让我见识了另一番蓬勃的人生景象,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坚实。”北师大同学赵星宇说。

细心的人发现,自从黄文秀驻村后,连微信昵称都改成了“百坭女子图鉴”,她的一切似乎都和百坭村联在一起了。“她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女孩,当时坚定地从北京回来,也是要建设自己的家乡。她割舍不了她的家乡,她的亲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黄文秀的导师郝海燕说。

正如师友所评价,黄文秀把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这一重任坚实地扛在肩上,扑下身子,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百坭村的脱贫工作中。2018年底,百坭村195户贫困户中只剩15户56人未脱贫。百坭村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22.88%,下降到目前的2.71%。这是黄文秀交出的答卷。

从百坭村部出发,沿着9公里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百坭村那用寨,山坡上300余亩长势喜人的砂糖橘,见证了黄文秀为之付出的心血。

因为各种原因,在黄文秀到来前,整个村子2000亩的砂糖橘产业几乎荒废。黄文秀详细调研,找到了产业发展缓慢的症结:没有技术、缺乏管理、打不开市场。

为此,她利用各方资源,引进专业公司,建起了规范化的砂糖橘产业园,群众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所有砂糖橘的技术、管理。她又多方奔走,磨破了嘴皮,最后引来了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多地的果商。

“现在我们全寨8户人家都在种植。2017年文秀书记还没来的时候,砂糖橘产量只有6万斤,但去年就有了50多万斤,差不多翻了10倍。预计今年我们会有70万到80万斤的产量。”那用寨砂糖橘种植户班统茂说。

不仅抓经济脱贫,作为北师大毕业生,也作为教育扶贫的受益者,黄文秀深谙扶贫必扶智、扶志,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道理。为此,她以建强村党支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展乡村治理青年志愿者服务。

她将全村38名党员划分为3个党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党中央最新指示精神。村规民约吟诵比赛、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也经常性开展起来。去年,百坭村获得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称号。

经黄文秀牵线,百坭村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点,定期安排大学生到村里参加社会实践。她带着学生去镇政府座谈、参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入户调查访谈、给村里组织文娱活动、教孩子们唱歌弹琴画画……每当大学生到来,村里都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气象。

有一次,她跟北师大前来支教的学生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来村里实践,其实什么短期困难都解决不了,关键在于给村民们尤其是青年和孩子们提一口气,让他们觉得有更高的目标可以追求,从你们身上看到希望。”

因公殉职前,黄文秀正谋划着给村里建一所幼儿园。“文秀找到老师,请教关于开办幼儿园的事情,她又通过在广西的北师大校友,为百坭村建幼儿园开展调研。”黄文秀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南宁市第十八中学老师蒋金霖告诉记者,“她想让百坭村的孩子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提早接受学前教育,开拓视野。”

在脱贫攻坚一线奉献自我

“鲜有旅行、美食这类常见于朋友圈的照片,她要么和村民一起采茶织布、下地干活,要么下雨天去视察堤坝,要么推广村里的水果……”这是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透过微信朋友圈看见黄文秀日常生活的一角。

为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贫原因和现状,黄文秀驻村伊始就计划对村内的贫困户进行遍访,认真查摆问题并听取民情民意。但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不同屯里,对于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来说,挑战很大。

刚开始,因为一开口就是普通话,黄文秀走村串户,有的村民甚至不让她进门,好不容易进去了,群众却怯生生地看着她不愿多说。连村干部都对这个长得秀气爱笑的小姑娘持怀疑态度。

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回忆:“刚开始大家不大信任她。她给我的印象,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文文弱弱、秀秀气气。我想,你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干得好第一书记?”

黄文秀跑去向村里的老支书梁建念诉苦,请他帮忙支招,梁建念告诉她:“跟村民感情近了,工作就好开展了。”

“在北京读书时,文秀总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自从驻村后,她就穿上运动装,上山下田,久而久之,她身上就有了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蒋金霖回忆说。

不仅如此,为了不生分,黄文秀一到村民家就脱下外套,看到村民干什么就帮着干什么,还学着用本地话跟他们聊天,一段时间下来,她可以用方言跟村民正常交流了。

一个大姑娘帮忙干活,村民反而觉得不好意思。热情阳光、一脸和善,黄文秀很快就被村民接纳了。“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得很哩!”看到黄文秀又来走访,不少贫困户跟她开玩笑。

和村民关系近了,工作开展起来也得心应手。仅两个多月,黄文秀就把村里195户贫困户的位置、家庭情况摸了个底。

“有的贫困户因为自己不符合条件、评不上低保而对扶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走村入户,甚至连门都不开。”周昌战想不到的是,自己“敲不开的门”最后却被黄文秀敲开了。

一次,贫困户老黄看到周昌战和村干部来上门走访,大门一关说:“不给低保,我要你贫困户干什么?”不开门,扶贫手册填不了,工作就没法开展。

“我来。”黄文秀看到后笑着迎了上去。她打起了亲情牌:“我也姓黄,我叫你一声哥吧。哥你这么聪明、勤快,一定能奔小康……”看着这么热情的小姑娘,老黄的态度有所转变。

门开了,老黄还是黑着脸:“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低保?为什么不给我发小额信贷、产业奖补?你不给我,我就不签字。”黄文秀趁热打铁,说:“政策有的,我一定给你。你把果园经营好,我帮你申请产业奖补……”

黄文秀和老黄以兄妹相称,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后来,老黄家光荣脱贫。经过这一次,周昌战和村干部都对黄文秀竖起了大拇指,“文秀书记做群众思想工作还真是有一套!”

始终牢记入党承诺

3年前,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的许多同学都留在了大城市。黄文秀也有很多机会,但还是决定回到家乡百色工作,父亲黄忠杰对此很支持,“党培养了她,应该为党的需要作一些贡献”。

当年,黄文秀作为选调生被安排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不久就到田阳县那满镇挂职,期限为一年。2018年3月,挂职期满后的她响应组织号召前往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就在遭遇山洪前两天,黄文秀利用周末专门赶回老家田阳县看望身患肝癌且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的父亲。黄忠杰记得,6月16日,女儿临走前还叮嘱他“按时吃药”。

百坭村是山洪灾害频发地区,2018年黄文秀就多次带领群众投入抗洪救灾的战斗,在这方面她颇有经验,她知道灾情意味着什么,需要做什么。在百坭村的办公室里,黄文秀的电脑屏保就是一张玉米地被洪水淹没的图片。

“文秀书记急着赶回来,是为了第二天跟进我们村的受灾情况。”周昌战回忆,连日的暴雨,黄文秀得知村里灾情比较严重,她很着急,又碰巧6月17日乐业县要召开扶贫工作会,于是决定赶回村里查看水利情况以及安抚村民情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六个精准’的论述一直是我开展扶贫工作的方法论。”“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搞急功近利,杜绝形式主义。”“我的工作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好,是对我最大的鼓舞。”……这是黄文秀的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她总是说,‘离2020年很近了,时不我待呀’。”和黄文秀一起工作过的村干部对她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有感触。为了调研,她带着村干部钻树丛、爬泥坡、趟大水;回到村委会,还要熬夜写总结。一个个情景,村干部历历在目。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上,绘制了百坭村的“贫困户分布图”,这是她的作战地图。上面是一个个名字:韦乃情、罗盛级、黄金专、黄金提、黄卫东、黄仕京……一年下来,这些人都成了她的亲人、家人。

“她就像我女儿一样。”53岁的韦乃情得知黄文秀殉职的消息,不禁落下了眼泪。她在黄文秀的帮助下申请到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种上了20亩油茶树。2018年,她家顺利实现脱贫。今年6月22日,韦乃情和其他十几名村民代表凌晨4点就出发,赶到县城只为送黄文秀最后一程。

“文秀书记经常来我家,手把手教茶叶、果树的种植技术。我家里有90多岁的老人,神志不清。我们在外面务农,老人经常跑到离家一公里之外的工地上,很危险,经常是文秀书记扶着老人回家……我们真的很舍不得她,她还没成家呢!”村民黄金清和妻子梁利文含着泪说。

其实,黄文秀的家庭也曾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她参加工作后才得以改变。当时,她想的是大多数贫困户脱贫问题。在工作体会里,她写道:“深爱故乡的艳阳和蓝天,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在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份入党承诺,她一直没忘记。(记者 李张光 贝为超 通讯员 梁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