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家风 > 家书 > 正文

红色家书:笔端流出的热血与激情

红色家书,又称红色书信、红书简,是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和平建设时期、内容积极向上的历史文献,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家书是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先进群体(主要是共产党员)所写的家书,是先辈们笔底流出的热血和激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

《图说红色家书》共收录了45个家庭的50封家书,均是家书博物馆从民间征集来的,最早的写于党成立不久的大革命时期,最晚的写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了心中的理想,这些家书的作者有的付出了生命,有的流血流汗,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家书,也为我们的党旗、国旗和军旗增添了光辉,为我们增添了正能量。

忠信笃敬 鞠躬尽瘁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不同的是,他们都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执著的理想追求,正是这种信仰和追求支撑着他们去奋斗,以至于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参军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就不能在家里尽责尽孝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但最终还是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陆更夫是四川叙永人,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毕业,参加北伐战争,曾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中共负责人、两广省委书记。1926年11月6日,他在北伐途中给远在四川老家的五弟写了一封信,文字不多,主要是向家人报平安:“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可贵的是,这封家书正反面都有内容,正面写的是平安家书,背面画的是一幅北伐进军路线图,有京广铁路、高安、成都、重庆、北京等地名,还标明了南昌著名的文物古迹滕王阁的位置,并且在地图旁边用小字标注:“南昌文物‘滕王阁’被军阀所毁,实在可惜!”。陆更夫一直盼望着能回到家乡看望父母和兄弟姐妹,但遗憾的是,直到1932年被捕牺牲,他再也没能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

老红军王少勋早年离家参加革命,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无暇顾及家庭。1950年“八一”前夕,他收到了弟弟王少龙写来的一封家书。高兴之余,急忙打开,却看到了母亲早已去世的噩耗。他在给弟弟的回信中说:“我急忙把信拆开,看到母亲大人因病逝世,您想,我心中是多么的难过呀!回想十三年前的分别,我为了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事业,奔赴民族解放的疆场。这一分别,竟然成为永别了。”

王少勋给弟弟回信后,不久即动身赶回陕西老家。母亲于1947年去世后,由于长子不在跟前,按照老家风俗无法下葬,灵柩用黄泥在屋里糊着,一停就是三年。直到王少勋兄弟两人还乡,母亲的灵柩才得以入土为安。妹妹曾对他讲,当年母亲去世前,十分想念他,以致出现幻觉,常常对王少勋的妹妹们喊:“快开门,你大哥回来了!”开了门,母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峥嵘岁月 血沃中华

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中,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时期,在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中,在炮火连天的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舍生取义,为救民众于水火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时期所留下的红色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历尽曲折才送达家人手中。

许英,原名许彭山,1938年参加冀中抗日游击总队,1939年在抗大三团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解放军4纵12师35团2营教导员。1948年9月塔山阻击战前,4纵奉命肃清塔山防线之敌,许英和营长李文斌率部收复大东山。27日,许英在战斗中被敌人子弹射中喉咙,战友们要把他抬下去,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许英示意不要管他,全营继续进攻。他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时年27岁。战后,营长李文斌为烈士装殓遗体时,从许英衣兜里发现了两封家书,一封写给母亲,另一封写给两位弟弟。

许英在写给母亲的家书中说:“十年的革命锻炼教育了我,我完全明白我这十年的斗争是无比的光荣伟大,我忍受了一切艰难困苦,在生死的危机情况下进行着顽强的流血的斗争,这是为了母亲、弟弟的永远解放。为着母亲的幸福,为着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我情愿以死杀敌,我的光荣正是母亲的光荣,全家的光荣。”当时因战事繁忙,直到平津战役后,李文斌才将烈士的家信寄出。家人收到来信如获至宝,却不知许英已牺牲100多天。

齐子瑞,山东省阳谷县人,1945年7月,正在读书的齐子瑞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6月,他辞别家人,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后来参加解放战争,渡长江,追击残敌。1950年初随军进军西藏。转战南北,几年没能回家,家里格外惦念,每次来信都希望他能回家看看。齐子瑞回信告诉父母亲:“儿身体粗壮,工作顺利,不必惦念。说叫回家,现中国人民还未完全解放,没把革命进行到底,哪能回家呢?十几年都过来啦,三四年很快就到,只有多通几封信,等全国无有敌人,才可回家探望大人。”

齐子瑞随军参加了昌都战役,进到热亚兵站,之后随大部队进入西藏中心地区。他一直盼望着全国解放的日子,以便回家看望亲人。可惜的是,他没有等到这一天。1955年,齐子瑞在一次执行公务时被敌人杀害,年仅35岁。

追求崇高 勤力奉献

在激情满怀的新中国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家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动人的形象和纯洁的灵魂。捧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感受时代的风雨,追寻先辈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心路历程。

1955年1月7日,在四川省高级法院工作的李振华给在山西老家务农的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规劝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父亲提高觉悟,积极进步。“你信谈到咱们卖给国家余粮七百斤,这是应当的。国家正在建设之际,特别是重工业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粮食供应,解决工厂工人和国家军队的需要,起到一定的保证。现在这样作,今后更应该继续积极作下去,对个人有利,对国家有利。”

1959年4月5日,当听说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哥哥张伶九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消息后,已有7年党龄的弟弟张凤九立即给哥哥写信:“我要祝贺您要在不久的时间真正迈到党的门里,作一个忠实的布尔什维克。没别的,为了您的光荣,为了党增添了血液,为了我们弟兄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我要向您祝贺,祝贺礼是给着邮局寄去款贰拾圆。”张伶九、张凤九兄弟互相鼓励、相互促进,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童思钦,1981年生于湖南省汉寿县农村。1997年初中毕业。1998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杭州某部队服役。其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积极上进,在汉寿县同期的新兵中首先入党,率先被评为优秀士兵。童思钦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童中崃的家书。1998年12月30日家书:“在部队付出越多,对你将来越好。你付出的是汗水,是青春,你得到的将是精神黄金——正确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过硬的本领。这种精神黄金,比实物黄金重要得多,实用得多。实物黄金只能给予人富有,这种精神黄金能给予人幸福。”童中崃通过一封封家书,给当兵的儿子童思钦送去丰富的精神营养。童思钦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两年的部队生活给了他终生也享用不完的精神黄金,多彩的军旅生涯成为他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石。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顺应时代潮流,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去追赶时代的大潮。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力量。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时代赋予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红色家书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份重要的精神遗产,今天,虽然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共产党人仍然需要以拳拳之心孜孜奋斗,让理想信念的旗帜高高飘扬,让追求崇高的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张丁,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