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在后面守着,让人特别安心

“一个人生命意义的长短,取决于他付出的实际的短长。”这是有祥2018年底写在工作日志里的话,也是他一直追求的价值坐标。

我们知道,你也和我们一样心疼他的突然离去;我们知道,你也和我们一样还有很多话想对他说……

我们想,记录下他工作中的平凡瞬间,告诉大家他是怎样的人,怎样的共产党员;我们想,如果你有曾和他相处、共事的“点点滴滴”,或有想对他说的话,请讲述给我们,让我们一起记录下他生命里程中用平凡书写的不凡……


“我就是想干点事儿”

许多人提到,在跟梁有祥聊天时曾劝他别太辛苦,不要事事追求完美,但他却总说:“我觉得从我手里过的东西一定得是我最满意的,不然我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

熟悉梁有祥的人都知道,他遇到事总是闷声不响自己扛,大家也劝他有困难跟领导提,身体出现状况了,还是应该歇一歇。“我就是想多干点事儿,在我走过的每个岗位,都留下一些有意义的印记。”梁有祥这么回答。

梁有祥调到宣传部之后,同事们与他在工作上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中午在食堂吃饭时闲聊,十次有八次聊着聊着就“拐”到了工作内容上。对梁有祥而言,“闲聊”往往是思考工作,为新闻宣传准备素材的另一种方式。

“不用去看他实际工作的状态,只通过在食堂吃饭这短短的接触,都能感觉到他真的是蛮拼的。”同事们说。

讲述人:张梅 席兆胜

记者:田莹


泡脚时也不忘学习

梁有祥是个爱学习、肯钻研的人,他总是抱着“海绵吸水”的心态,求知若渴。

2021年春节放假前夕的一个夜晚,有同事遇到加班到晚上十点钟的梁有祥,拎着包正准备下班。好奇地问,怎么加班到这个点还要带包回家,难道还有什么工作要做吗?梁有祥打开了包,只见里面装着几份报纸:“进了办公室一忙就是一天,顾不上看报学习,只有回了家才能趁着泡脚的时间,把一天的新闻都浏览一遍。”

几年前的一次党支部会议上,梁有祥在谈到自己的不足时,诚恳地讲:“由于手头的工作多,最近一段时间不能像以前那样看材料学习了,而且与同志们交流接触的机会也少了……”当同事们听到他一直坚持阅读内外网上各省的信息、学习各类政策文件,一方面感到震惊,工作那么忙,他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对于他文笔好更打心眼儿里服气,原来人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

学习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习惯。凭借日积月累,梁有祥练就扎实的文字功夫,成为有名的“笔杆子”。

讲述人:李志华 冯海河

记者:陈欣


“铁闸”防守 “球品”如人品

市纪委机关的同志们喜欢在业余时间踢球,也有自己的球队。当时梁有祥是队里的后卫,用同事的话说,梁有祥球风稳健,跑动积极。无论自己是有球还是无球的状态,他都一直在跑动补位,许多眼看着追不上的球,他还是会努力去追一下,从不轻言放弃。跟他踢球就和跟他一起工作的感觉一样:有他在后面守着,让人特别安心。

梁有祥踢球有一种“坚决不能在我这出现失误”的劲头,尽管不是正式的比赛,也没有前锋那样“出彩”的机会,但他总是拼尽全力。在工作上也确实如此,只要是交到梁有祥手里的工作,他一定会在最后把一道关,跟他合作的人都能安心、放心。

在人们的印象中,梁有祥不善言辞,特别厚道老实。每个人都有一些小脾气,尤其有时候面对领导的批评,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辩解一下,或者在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任务时,往往会罗列一些困难,跟领导讲讲条件。但在人们的印象里,梁有祥从来不和领导争辩,有批评全盘接受,有任务扛下来自己回头想办法解决。

正如他踢球时所展现的拼劲、冲劲、干劲一样,他走过的每一个岗位,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管放到哪个岗位上,即使是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工作,他也一定会认真尽全力去完成。这就是他的秉性。

讲述人:姜伟 刘松桢

记者:田莹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