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办”不是不担当不作为的挡箭牌

近期,有种现象被媒体曝光:群众上门办事,工作人员笑脸相迎,嘴上口口声声“按规定办”“按程序走”,可实际上却能拖就拖“打太极”。虽然“脸难看”“门难进”没有了,却让群众撞上了“软钉子”,让百姓深恶痛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规定办”原本没有错,但是绝不能以“按程序走”“按规定办”等作为自己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基层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前车之鉴”。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个别人怕麻烦、避责任、绕着走,看似“照章办事”,实则作风不实,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本质上就是不担当、不作为。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之所以存在“依规不办事”的现象,固然有制度设计需要不断完善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个别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党员干部的成长成熟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担当作为中不断历练、不断激发的,只有直面风险挑战才能长才干,增智慧、强本领。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加之疫情的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更加需要深入精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要善用问责利器,既对“尸位素餐者”严肃惩处,又充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勇于担当者担当,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唯此,我们才能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辉煌。(田莹)